《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导读
洪振国译
《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1903年出版)是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凯特·道格拉斯·威金(1856—1923)最受欢迎的一本著作。该书也是20世纪美国最畅销的图书之一,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搬上舞台和银幕,由当年一批著名的演员主演。威金是一位有才华、多产的作家,除了演说和在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之外,她一共出版了十六部小说。由于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她主张尽早开发幼儿的智力,并使所有儿童都受到幼儿教育。她是美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缅因州鲍登学院曾授予她文学博士学位,纽约幼儿园协会也授予她荣誉称号。
被称为“美国文学的林肯”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曾称赞《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是“一本美丽、动人,使人满意的书”。
该书以美国内战后的新英格兰地区的缅因州农村和小镇为背景,讲述一位贫穷但聪明、活泼、美丽,极有个性的十岁女孩丽贝卡受教育和成长的故事。丽贝卡寄居在两位姨妈家,她与刻板、守旧的米兰达姨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美国内战后社会快速发展,新旧思想特别是新旧教育思想的矛盾与斗争。米兰达想用传统的观念把丽贝卡塑造成一个循规蹈矩的淑女,而丽贝卡却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和老师朋友们的帮助下,追求知识、理想、自由,成了一个爱憎分明、敢作敢为、乐于助人、充满爱心和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她不但以自己的才智和人格力量改变了米兰达姨妈,使她变得开朗,感到生活的乐趣,而且凡是与她接触过的人,都会被她的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力和具有同情心的性格所感染而喜欢她。她被美国人视为“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女孩和女人的典范”,不是没有道理的。也无怪乎著名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不无遗憾地说:“为什么她(丽贝卡)没有能成为我的女儿呢?”
小说对村镇的学校生活、老师的循循善诱作了详细描写。从丽贝卡的母亲、两位姨妈,乃至被称为阿拉丁的亚当·莱德先生和杰里迈亚·科布夫妇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与帮助,特别是从对瓦尔汉学校学生毕业典礼盛况的描写,反映了家长及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该书是一部真实、生动的教育诗篇。
小说对学校教育、人际关系、民俗风情、人们的宗教思想及文化生活诸方面的描写,反映了或者说再现了美国那个历史年代的状况。所以有美国读者说:“小说中一幕幕的景象展现在眼前,使我们漫游,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美国。”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书对人们了解过去的美国,重温那段历史是有价值的。
作者对一百年前的缅因州村镇上各类普通纯朴的人物生活的叙述和描写,对它的山川、河流、瀑布、小溪、农田、牧场,以及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风物景象的描写,把人带入一个与现代喧闹的城市截然不同的世界,让人陶醉并流连忘返。村镇里的人虽然并不都很富有,但大都安居乐业。铁路、公路、住房正在兴建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工业化起步后,农村开始发生变化,但仍然保持着清新、宁静的田园诗般的美丽。
小说对几个人物的爱情婚姻生活的叙述和描写,尤为美丽动人。丽贝卡的母亲奥里莉亚,年轻时爱上了村子里很有才华的、有着西班牙血统的音乐教师兰德尔,她不顾家庭的阻挠与反对,同他一起私奔。她生活拮据,得不到家庭的接济。丈夫死后,独自抚养七个孩子,过着劳苦贫穷的生活,但她无怨无悔。丽贝卡的简姨妈的情人在内战中受伤,她赶赴战场,与他见面,安抚他,让他在自己怀抱里安详地死去。她怀着对这段恋情的美好回忆而终身未嫁。
米兰达为什么脾气古怪,一辈子孑然一身,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作者多次提到她特别憎恨兰德尔,甚至因为憎恨兰德尔而迁怒于丽贝卡。书中曾提到一次村里举行盛大的圣诞节歌舞晚会,米兰达原以为兰德尔会来邀请她为一支庄严的曲子领舞的,结果他邀请的不是自己,而是妹妹奥里莉亚。
杰里迈亚·科布夫妇是一对善良的普通农民夫妇,文化程度不高,多年前女儿夭折,膝下无子,对丽贝卡关怀备至,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呵护。他们终身相伴,白头偕老。他们的家庭婚姻生活是新英格兰地区广大农村夫妇的一个缩影与写照。
亚当·莱德是个有钱的单身汉,比丽贝卡大十七岁。自丽贝卡帮辛普森家卖肥皂来到莱德姨妈家,莱德买下了全部三百块肥皂,够辛普森家得到一盏宴会灯的奖赏后,他一直关心并暗中帮助丽贝卡。他无言地等待她长大,他们间纯洁、美好的友谊,看来有发展成爱情的趋势。下面的一段对话也可见端倪。丽贝卡说:“我还不到十五岁,再过三年,我才成为一个年轻的女士,在你不得不放弃我之前,请不要放弃我!”亚当回答说:“我不会的,我向你保证。”虽然作者还在多处暗示着发展这种关系的可能性,但还是含蓄地打住。所以有性急的读者发问:“为什么作者没有写续集,交代莱德与丽贝卡关系的进展?”他们两人是忘年之交,年龄上存在差距,但他们间多年的相互理解、同情与支持建立起来的友谊,是可贵、美丽、动人的。作者在该书的扉页,援引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诗《她是个快乐的精灵》中的几句为序:“他的眼睛美丽,像傍晚时的星星,/他暗黑的头发,也美如灰蒙蒙的黄昏。/而她其他的丽质、神韵,/却来自五月和快乐的黎明;/一个舞动的形体和一个欢乐的形象,/隐于半路,让人吃惊并萦绕在心。”这也暗示了该书是一部描写友谊和爱情的诗篇。
整部小说以主人公丽贝卡为中心,按照时间先后开端、发展,进入高潮,最后结束,用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手法,着重写实和细节描写。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它的精妙之处也见于那些细节的描述。对生活和人物性格没有细心的观察与了解是不可能写得那样细致入微的。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故事情节主要在人物的对话中展开,人物的性格、心理也在对话中显示,因此,作者没有冗长的叙述和心理描写。用比较、对照的方法表现人物性格也是本书的一个特色。如丽贝卡和汉纳、丽贝卡和埃玛·简,丽贝卡和赫尔达·梅泽夫等人,性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和矛盾,更显出主人公品格的难能可贵。简姨妈和米兰达姨妈,她们的性格迥然不同。甚至,书中出现的两位教师,以及其他各种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微妙、含蓄是书的又一特点。亚当·莱德是被比喻为《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的一个人物。他很有钱,英俊潇洒,有许多漂亮女人任他选择,可他却经历漫长的岁月,等待丽贝卡长大,他们的结局将如何?米兰达为什么憎恨兰德尔?她为什么终身未嫁?这些问题都给读者留下了空间和余地去思考,表现出含蓄的美。
书中写到的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各有性格。他们的嬉戏、打闹,充分显示出他们的童真。贫穷的辛普森家的孩子们希望能得到一盏宴会灯,早熟的辛普森追求丽贝卡,被她的美丽迷住了,这些描写是十分生动有趣,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没有同孩子们长期生活在一起,笔下是写不出这些人物来的。
作品诗文并茂,语言流畅,用词简练精炼。作者很少用形容词,行文中见不到累赘、多余的词语,但表意明确。文化程度不同的人,用词、发音不同,偶尔还有生动、幽默的文字游戏出现。书中口语、俚俗语、古旧和过时的词语多有出现,并运用比喻和神话给作品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这一切都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和艺术创作能力。
《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是一部经典著作,是给孩子们读的,更是给家长和成人们读的。虽然它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使用的语言与当代英语存在差别,一般读者阅读原文有一定困难,但小说的美丽、生动仍能给我们很多的教益和美的享受,使我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