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身份的认同
兰斯顿·休斯认定自己的黑人身份,从他在自传中记载的一件小事可以看出。1919年当他从父亲的所在地墨西哥返回美国、在圣路易斯买冰淇淋时,店员问他,你是墨西哥人还是有色人种。休斯问他什么意思,店员答道:“如果你是墨西哥人,我就卖给你;如果你是有色人种,我不提供服务。”休斯说:“我是有色人种。”于是店员转身走向别的顾客。〔7〕
休斯坚定地认同自己的黑人身份并成为美国黑人民族的代言人,首先有其家庭的影响。他1902年2月1日生于密苏里的乔普林一个黑人家庭。他四岁时父母离异,父亲远走他乡。1914年以前,他主要跟随外祖母在堪萨斯州的劳伦斯生活,随后,他才到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与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外祖母的第一任丈夫谢里登·利里在1859年参加约翰·布朗组织的一次袭击联军军火库时,在弗吉尼亚的哈珀渡口牺牲。约翰·布朗是白人,在南方武装黑奴,试图建立独立的黑人州。他把自己的一生和一家献给了黑人的解放事业,最后被敌人绞死在绞刑台上。外祖母的第二任丈夫兰斯顿·查尔斯也是一位热情的废奴主义者。美国内战前,他在领导一次著名的营救逃亡黑奴的斗争中被捕。查尔斯的弟弟毕业于奥柏林学院,当过国会议员。外祖母讲述家庭及黑人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故事,对年幼的休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休斯崇敬、缅怀英雄,曾在诗中写道:“也许/你会记得/约翰·布朗——/哈珀渡口/今日闹鬼/不朽的袭击手们/再次光临小镇。/”〔8〕
休斯受到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影响,仿照他的《我有一个梦想》,写了许多有关梦想的诗,如《坚持梦想》《梦的变奏》《我梦想一个世界》《推迟的梦的蒙太奇》等,激励黑人要有理想,要为理想的社会而奋斗。
杜波依斯是休斯的恩师,仿照他1899年所写的《黑烟之歌》中的“我是黑烟皇帝/我是黑人/”,休斯写了《黑人》一诗,开头和结尾两节都强调“我是黑人”。诗中的“我”代表的不仅是休斯本人,还有全部非裔美国人。这对当时那些瞧不起黑人,恨自己是黑人、黑皮肤,甚至冒充白人的人是一个批评,也为黑人群众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从休斯与父亲和赞助人的矛盾与斗争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黑人身份的认同和对自己道路的选择是坚决和充满信心的。1919年休斯去墨西哥探望父亲,同他住在一起。他发现父亲是个贪婪的人。他憎恨、蔑视穷人,看不起黑人同胞,尤其是穷苦的黑人。他要求儿子学工、经商,瞧不起诗人,特别讨厌儿子要成为诗人。休斯宁可得不到父亲经济上的帮助,也要坚持写诗,走自己的路。他回到克利夫兰后,写了不少诗,《黑人谈河流》就曾获奖并发表在杜波依斯主编的《危机》上,使他在“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崭露头角,为他获得非官方的“哈莱姆桂冠诗人”奠定基础。
1927年休斯从林肯大学毕业后,得到赞助人夏洛特·梅森夫人对他经济上的慷慨支持。但由于休斯不愿按赞助人的西方传统的文学模式写作,以及因对黑人态度的不同而跟赞助人产生矛盾。在创作小说《不是没有笑声》时,他们因分歧严重而分手。休斯与父亲和喜欢的赞助人分手,他感到非常痛苦而病了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