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意法”是科学的方法
1913年庞德说过:“艺术、文学、诗歌像化学一样是科学。”〔20〕他在《阅读入门》一书的第一页,第一句开门见山地写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和丰富的时代。”紧接着,他阐明:为了适应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诗歌园地若要继续成其为园地,除草机则最为需要。说明他认识到用正确的方法对文艺园地进行清理整顿已刻不容缓。费诺罗萨认为东方诗歌和汉字具有科学性,庞德持相同的看法。在《阅读入门》中他说:“费诺罗萨强调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诗歌的方法,它显然不同于哲学的讨论,科学的方法也是中国人处理他们的表意或者图画文字的方法。”庞德明确指出整顿文艺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是汉字的表意法,即科学的方法。为了把科学方法讲得具体些,庞德在书中说:“学习诗歌和好作品的恰当方法是当今生物学家的方法,那就是对第一手材料进行细心的考察,并对图片或标本继续进行比较。”就是说表意的方法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比较”的方法。文艺家要从万千的事物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庞德所说:“挑选出认为是必要的、合适的、能在所有情况下管用的东西。”在《艺术家》一文中庞德说:“一个优秀的生物学家在作出结论之前将要对研究的对象作足够的观察。”强调“观察”,通过对事物特别的观察发现其规律是归纳法的运用;强调一切结论产生于观察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这符合实践论的原理。庞德谈到在表达较为复杂的事物或一般概念如“红”字时,中国人并不给书写涂上颜色,而是将玫瑰、樱花、铁锈、火烈鸟等缩图融为一体。他说:“这很像生物学家的方法。”为了强调归纳法的重要性,在《阅读入门》中庞德讲了一个“阿加西斯和鱼”的故事:一位得到了荣誉与学位的研究生去到名师阿加西斯处过最后一关,阿加西斯给了他一尾小翻车鱼让其观察。学生引经据典写出的东西没有通过,老师让他继续观察。整整三周过去了,通过分析、思考,这位学生的描述达到了高水平,从中学到了科学的方法。这个故事说明文艺创作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观察,通过创造性的思维,甚至必要的实验才能写出有分量的文字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庞德还说:“这个‘红’字是在人们已知事物的基础上造出的。”在已知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思想、意象是“意象主义”“表意法”创作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庞德通过论证把它定为科学的方法,说明他是从认识论和科学的高度来对待文艺创作的。当然,他指的是实验科学,以经验为基础的科学。
庞德在几“不”中表示“不赞成抽象”,他反对的是中世纪窄狭的、悬浮于真空里的、没有以客观事物为依据的抽象。在《阅读入门》中他说:“抽象或一般性的陈述只有在确定发现它与事物相关时才是好的。”他认为对抽象的东西的理解,因人们经验的不同而有深浅、程度之分。他说即使一个无知者说的哪怕是“真理”,然而他并不是真正理解它。只有实际经历过的、感觉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它。诗歌应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我国古代诗人也十分重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感受。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就曾批评过“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的弊病。庞德对“不赞成抽象”作了新的、科学的解释:他不笼统地反对抽象,认为与事实相关的抽象是好的,因为科学、文艺都不排斥抽象,这也是符合认识论的规律的。
庞德认为作家同科学家一样负有社会责任,他说:“文学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作家也如此,他们有着一定的、同他们作为作家的能力相等的社会责任。”〔21〕庞德认为作家的责任是像科学家一样提供“资料”“信息”,传达知识、交流思想。因为他认为,“文学是充满思想的语言”,“伟大的文学是最大限度包含思想的语言”〔22〕。庞德的《诗章》涉及文化、艺术、政治、哲学、经济、历史诸方面,充满丰富的思想内容就是例证。庞德说:“文学是保留新闻的新闻。”〔23〕只有给读者以思想、知识、新闻,方能引起读者对作品持续的兴趣,作家也才算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庞德从科学的角度谈作家的社会责任,有独到之处。早在我国先秦时代就有“诗言志,歌永言”“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歌理论,就是强调诗歌要传达思想,强调诗人的社会责任。
庞德劝告读者用科学的方法阅读也是很有见地的。在《费诺罗萨》一文中他提倡“理智地阅读”,就是说读者不必受作者的限制,应该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发掘作品的思想。他劝读者阅读真正的好作品,宁可少一些,受益大一些,没有必要全听批评家的意见。“我坚信通过理解和考究几本最好的诗,比漫游于书林能学到更多有关诗歌的东西……”〔24〕
庞德对作为“科学家的艺术家”的要求则是“寻求明晰的细节并表现它,不加评论”[25]。作家不应在读者与描写物之间充当“中介”。艺术家的任务是要努力缩小词语和描写对象、表现和表征之间的差距,尽量做到精确与科学。庞德科学地阐明作者、作品与读者间的关系,这是文学理论的一大论题,他的论述是颇有道理的。
庞德作为英美文学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与开创者,向传统的理性观念和现实主义挑战,主张既要写真实具体的东西,做到含义深刻,又要在作品中张扬个性,捕捉一瞬间的主观感受,做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在艺术上他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纵观历史,取东、西方之所长。他使用平淡无奇、具有表现力的散文语言,反对故作高雅、陈词滥调。他把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文学史上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与推动作用,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的诗歌理论和实践今天对我们仍有启迪和借鉴作用。研究英美现代诗歌及其发展,不可忽略对他提出的“意象主义”“表意法”进行研究。艾略特认为他的“意象主义”包括“表意法”,对诗歌而言,其成就在“批评方面超过创作,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它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应用分析批判的眼光,着重研究庞德的创作理论与批评方法。
[26]William Cookson,Ezra Poud Selected Prose 1909-1965(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3),p.333,p.21,p.85,p.93,p.374,p.23.
[26]罗杰·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周永明等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第325页。
(本文曾发表于《五邑大学学报》1990年第2、3期,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12期全文复印转载)
【注释】
〔1〕“表意法”(Ideogrammic Method),即表意文字的方式。
〔2〕刘耀中:《荣格·弗洛伊德与艺术》,宝文堂书店,1989,第75页。
〔3〕Huge Kenner,“Ezra Pound,“in Voices and Visions(New York:Random House,1987),p.216.
〔4〕William Cookson,Ezra Poud Selected Prose 1909-1965(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3),p.333,p.21,p.85,p.93,p.374,p.23.
〔5〕To Iris Barry(June 1916),L.p.82.
〔6〕William Skaff,“Pound's Imagism and the Surreal,”in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1985,p.206.
〔7〕Ezra Pound,A B C of Reading,1934,p.5,p.6,p.16,p.12,p.13,p.27.
〔8〕William Cookson,Ezra Poud Selected Prose 1909-1965(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3),p.333,p.21,p.85,p.93,p.374,p.23.
〔9〕Imagism and England.p.185.
〔10〕Ezra Pound,A B C of Reading,1934,p.5,p.6,p.16,p.12,p.13,p.27.
〔11〕William Cookson,Ezra Poud Selected Prose 1909-1965(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3),p.333,p.21,p.85,p.93,p.374,p.23.
〔12〕William Cookson,Ezra Poud Selected Prose 1909-1965(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3),p.333,p.21,p.85,p.93,p.374,p.23.
〔13〕这三条原则是:1.直接处理无论主观的或客观的“事物”。2.绝对不用任何无益于表现的词。3.按照音乐乐句的顺序来构成节奏,而不是按照节拍器的顺序。
〔14〕William Pratt,The Imagist Poem(New York:E.F.Dutton&Co.Inc.,1958),p.18.
〔15〕劳·坡林:《怎样欣赏英美诗歌》,殷宝书编译,北京出版社,1985,第41页。
〔16〕William Cookson,Ezra Poud Selected Prose 1909-1965(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3),p.333,p.21,p.85,p.93,p.374,p.23.
〔17〕Cordell D.K.Yee,“Discorse on Ideogrammic Method,”in American Literature(May 1987).
〔18〕Barlow Stauffer,A Short History of American Poetry(New York:E.P.Dutton&Co.Inc.,1974),p.265.
〔19〕Hyatt H.Waggoner,American Poets(New York:Dell Publishing Co.Inc.,1968),p.395,p.336.
〔20〕Hyatt H.Waggoner,American Poets(New York:Dell Publishing Co.Inc.,1968),p.395,p.336.
〔21〕Ezra Pound,A B C of Reading,1934,p.5,p.6,p.16,p.12,p.13,p.27.
〔22〕Ezra Pound,A B C of Reading,1934,p.5,p.6,p.16,p.12,p.13,p.27.
〔23〕Ezra Pound,A B C of Reading,1934,p.5,p.6,p.16,p.12,p.13,p.27.
〔24〕Ezra Pound,A B C of Reading,1934,p.5,p.6,p.16,p.12,p.13,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