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前言

第6版前言

民航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也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了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制造强国,中国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提出了“航空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综合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航空服务能力达到新水平、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绿色民航建设呈现新局面、行业治理能力取得新成效”的新目标,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显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民航产业的各个部分都在蓄力发展,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在不断增加,各家航空公司也在不断扩充机队;同时,随着国产大飞机项目的顺利推进,我国民航制造业也开启了新的征程。

各航空公司、机场单位、MRO企业及民航业衍生的各类服务企业对引进人才的数量、能力、素质等有了新的要求。系统全面地了解并能熟练操作和管理飞机客舱中的相关设备,是乘务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是为旅客提供绿色、舒适、安全的乘机环境,打造智能化、舒适化的客舱体验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主流机型和客舱设施设备的更迭变化很快,相关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也变得非常重要,以保证教材的时效性,才能助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编者根据在行业内的工作学习和调研经历,以及课程和实习的教研积累,编著并不断修订了这本《客舱设备运行及管理》教材。本教材作为“民航空中乘务专业系列教材”之一,首次出版于2007年,后分别于2010年、2014年、2017年、2020年进行了第2版、第3版、第4版和第5版的修订。得益于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以及策划编辑老师的专业精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本教材得以又一次修订出版。

全书开篇设置了“先导课”,方便读者对客舱设备运行及管理进行概括性的了解;然后分“通用设备运行及管理”“典型机型设备运行及管理”和“客舱服务”上中下三篇16个项目,系统介绍了客舱设备的组成及操作要求。通用设备运行及管理篇全面介绍了客舱的各种设备以及使用方法;典型机型设备运行及管理篇分别介绍了A320、A330、B737、B767、CRJ和ARJ21六大系列机型的客舱设备布局以及运行管理方法;客舱服务篇则简要介绍了客舱服务以及乘务组与客舱设备运行及管理有关的工作任务等内容。教师授课时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和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编者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行业发展为指导,在本教材第6版修订中主要做了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对原有教材编排框架进行优化调整,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凝练合并。

根据课程特点,将原有“章-节”结构调整为“项目-任务”式,强化以学生为中心完成分项任务的教学模式,旨在明确学习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将教材由原来的18章调整为16个项目,更方便教学课时的安排。

二、根据民航业主流机型的更迭,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增补。

根据行业主流机型的更迭及客舱设备的革新,对基本机型通用设备介绍的部分进行了相应的内容更新,在典型机型部分则删减了部分已逐渐淘汰的机型设备介绍,让教材内容紧贴行业发展,更加务实。

三、替换更新了书中的大部分客舱设备图片。

本次修订删除了原来清晰度不够高的图片,替换增补为更加清晰、更加具体的飞机客舱实景图;同时还将项目一到项目八新增的部分客舱设备图片进行了技术处理,方便读者通过扫描相应项目的二维码进行查看,更加直观地观察实景客舱设备情况,弥补没有条件进行模拟舱实训或模拟舱不能真实呈现客舱设备的局限和不足。

四、丰富教学模块,让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和多元化。

修订后,每个项目前增加了“案例导入”模块,项目后则增加了以“智慧民航”“民航安全”“民航科普”“职场故事”为主题的知识拓展模块,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五、每个项目后增设“学习效果检测”模块。

读者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做课后练习,便于随堂检验学习效果,增加教材的互动性。

六、增补更新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相关信息。

在国产C919大型客机获批生产许可证、从设计研制阶段进入到批量生产阶段之际,本次修订还特别在“先导课”增补了C919的研发历程和客舱设计特色等内容。

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六方面的修订工作主要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丽老师完成,第四和第五方面的修订工作主要由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池锐宏老师完成,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飞机部的韩蕊工程师提供了大部分的客舱设备图片,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修订建议。

本教材包含了客舱乘务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不仅可以作为民航系统大专院校及其他旅游经贸院系民航乘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用作民航系统的培训用书。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中国东方航空的有关专家给予了很多的指导和帮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也为编者提供了较多支持,谨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还要特别感谢康垂宏高级工程师和东方航空客舱部的苏欣女士,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帮助。

感谢广大读者和使用者的厚爱,给予了本教材更长久的生命力。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若有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以继续丰富修完善本教材。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