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舱座椅的组成与特点

五、经济舱座椅的组成与特点

(一)经济舱座椅的组成

无论是双联还是三联的座椅,都是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的,即包括椅背、椅面和椅腿合成的座椅骨架,扶手,安全带组件,防震靠垫,折叠式小餐桌,烟灰缸,座椅表面装饰罩,救生衣存放袋等主要部件。上述部件的构造情况及使用功能,与公务舱座椅大致相同。

(二)经济舱座椅的特点

基于座舱总体布局的考虑,把经济舱座椅分成双联和三联两种;又由于安装在客舱地板上的座椅滑轨是综合利用的受力构件,于是造成了椅腿在座椅骨架上连接的位置不合理的后果。就是说,地板上的座椅滑轨是按受力构件安排和分布的,而其上的座椅安装是处于服从的地位,对于双联座椅来讲,其靠中央过道的椅腿过于偏外。如果不偏,就会使椅腿倾斜;如果椅腿既不偏、又不倾斜的话就要将椅面移向中央过道。其结果是中央过道变窄,而座椅与侧壁之间的间隙又会加大。这显然也是难以接受的。

图1-10 经济舱座椅

对于三联座椅来讲,靠中央过道的一根椅腿与机身侧壁结构之间的间隙也不一样,其中三联座椅与机身右侧壁装饰板的间隙为15毫米左右,而双联座椅与其对应的侧壁饰板的间隙为25毫米左右。二者的差量约10毫米。这10毫米对于飞机客舱这样一个“寸金之地”的特殊环境而言,恐怕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若能在设计时将这10毫米左右的差量移到中央过道来的话,就能使中央过道的宽度得以进一步“加宽”。

事实上,从实际结构上可以发现,设计者已经作了这方面的努力,若不然,这个差量将会更大。然而,这种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要想使上述问题全面地得到解决,只有从总体方案着手重新布置才行,尤其应考虑座椅的对称性。

采用可收起(中间)扶手的旅客座椅,除了可使座椅横向宽度加大之外,还对应急撤离行动有利。对于在“机翼上方”应急出口旁边,靠近窗口一侧的座椅扶手更是如此。所以,在这个区域的座椅扶手都装在应急门上。这都是为应急撤离方便而考虑的。

然而,该机没能做到把靠中央过道一侧的、位于应急出口处的座椅扶手,也设计成可折叠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更有利于应急撤离过程的顺利进行了。

紧靠分舱板的座椅小餐桌,采用了插入扶手孔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的小餐桌,从应急救生的角度是不太合理的。因为采用这种插入扶手孔,小餐桌是由孔里拔出来,只要有不平行度,就可能被“卡住”。一旦被卡,在应急时就将影响到人员的迅速撤离,严重的甚至可能贻误撤离工作。

因此,如果能将头排座椅的小餐桌设置在分舱板上的话,就能解决被卡住的问题和保证应急撤离顺利进行。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运十大型客机,就是按这种思路设计的。

此外,将分舱板处的座椅小餐桌设置在分舱板上,还解决了这种小餐桌的合理存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