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 生命至上:国航西南乘务组机上急救旅客纪实
2019年2月23日CA457成都-巴黎航班,对于国航西南分公司客舱部主任乘务长孔翔宇而言,这个航班和她带班飞行的许许多多的航班一样平常普通。凌晨2点起飞的航班,像往常一样,她和乘务组一起在客舱里忙碌着,为旅客提供着服务。她也和平时一样,忙完之后照例进行客舱巡视。正当她巡舱至2号门处时,一名20多岁的年轻男子突然急切地向她求助,告知她自己心慌得厉害,血压偏高,四肢感到发麻,全身不适,请求用氧。
孔翔宇听到旅客的求助,立即观察了旅客的情况,发现这名旅客自己带着手腕血压计,脑袋里的弦立刻紧绷了起来。她立马通知了该区域的责任乘务长张虹和区域乘务员,协助她进一步观察了解情况。“请问您现在有何不适?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是否有其他病史?身边自带药了没?”通过询问,乘务组了解到,这位旅客自述没有其他病史,也没有自备药品,在地面时身体状况都是正常的,而且旅客在此过程中呼吸明显愈发急促,身体在无意识抖动,肌肉僵硬,脉搏跳动很快,状况非常不好。于是,乘务组立即报告机长,在广播寻找医生和降压药未果的同时,为不适旅客提供了吸氧,并轻声安抚情绪不稳定的旅客。
可是该旅客在吸氧的过程中,情况出现反复,他还曾尝试取下面罩暂缓供氧,并自称头部疼痛剧烈,四肢发麻无力,而且头上冒汗,脉搏竟然高达132次/分钟。得到客舱乘务组对旅客情况的随时报告,考虑到旅客的生命安全,机长当即决定返航。考虑到返航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旅客的状况并不太好,主任乘务长孔翔宇指示乘务组提前做好机上急救的各项准备,将机上急救药箱和医疗药箱取出,放置在附近备用,并对全组人员进行了细致分工:由她本人和4号乘务长张虹参与全程的救治处置以及与机组的信息传递,6号区域乘务长余漫负责整个经济舱的监督、管理以及服务工作;乘务员李晓娜、黄娟和姚瑶服务职责前移,乘务员刘梅在客舱服务的同时监控好后厨房,头等舱乘务员刘艳姣负责记录处置情况,李娜负责头等舱服务以及应急设备的补充更换,伍丹负责头等舱服务以及机组服务,并要求安全员马强守护好驾驶舱门,防止一旦出现急救时,前舱无人,空防安全出现隐患。在此同时,4号乘务长张虹也做好随时进行CPR的准备,主任乘务长孔翔宇也根据组员的情况明确了接替顺序……一个个清晰的指令从孔翔宇的口中冷静果断地一一发出,所有的乘务员也随即有条不紊地做好了各自的分工准备。
距离返航目的地还有两个多小时,每个组员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随时关注着生病旅客的情形。突然,生病旅客用左手紧抓住左胸口,呼吸出现困难,自述左胸疼痛放射至左后背,旅客提出要使用硝酸甘油。因为机上没有医务人员在场,乘务组报告机长后,机长指示开启应急医疗箱药箱并决定实施紧急备降到西安。
在服下硝酸甘油后,旅客的症状逐步有所缓解,但病情仍然不稳定,血压不正常,脉象偏弱。一旦脉搏超过100次/分,他就开始焦灼不安,情绪不稳,双手乱舞,乘务长张虹手臂和手背也因此被他抓得一片青紫。可张虹强忍着疼痛,没有吭一声,不停地安抚着旅客的情绪。由于生病旅客表示自己只能站着才感觉着舒服一些,又要兼顾他不间断的吸氧,孔翔宇和张虹两个人从处置时间段开始就一直在客舱站了2个多小时,中间没有坐下来休息过。她们两个一边注意随时观察旅客病情,与机组和其他组员保持密切的联系,一边告知旅客国航的乘务员都经过专门的救护知识学习培训和严格考核,让他可以充分信任乘务组的专业素质,信任国航的安全品质。乘务长充满自信坚定的话语渐渐缓解了旅客紧张的情绪,由于需要吸氧,旅客只能通过文字和乘务组进行交流,他在纸上不断地写下了自己“濒临死亡”的感受以及对乘务组救治和照顾的感谢。
目睹了整个急救事件的处理,旅客们纷纷对国航乘务组迅速冷静正确专业的处置给予了肯定。当有一名白金卡旅客和主任乘务长孔翔宇在交流中谈到因机上旅客生病国航返航备降受到的损失和影响时,孔翔宇回答道,旅客生命安全至上,这是国航一贯秉持的宗旨和原则,每一个国航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像今天这样义无反顾地做出同样的处理。因为,大爱无疆!
(资料来源:民航资源网.陈黎艳,2019-03-04.)
学习效果检测
扫描下方二维码,检测你的学习效果。
06
学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