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成

二、组成

飞机氧气系统由两套完全独立的氧气系统,即空勤氧气系统和旅客氧气系统(包括服务员)组成,此外各机型客舱内还配有便携式氧气装置。

(一)空勤氧气系统

空勤氧气系统也称前驾驶舱氧气系统,是一套增压式气态氧气系统。驾驶舱采用的常规高压气态氧气系统,具有供氧时间长的特点,有利于保证空勤机组人员正常工作能力,确保飞行安全。位于驾驶舱后部右侧角落处设有一个可快速更换的高压氧气瓶,其容积为48立方英尺,B737由单个氧气瓶供氧气(容量114立方英尺),正常供氧时,可供驾驶舱人员使用2小时。氧气瓶上设有一个氧气压力表、一个关断活门和一个释压装置。

在驾驶舱内装有三个快戴式口鼻氧气面罩,分别用于正驾驶、副驾驶和观察员。每个面罩内均设有一个话筒。另外,在驾驶舱内还设有三副防烟护目眼镜。正驾驶、副驾驶和观察员每人一副。

在高空飞行座舱失密情况下,空勤氧气系统可以为空勤人员(包括正、副驾驶员和一名观察员)提供足够的氧气以维持正常飞行和保证空勤人员生命安全。另外,空勤氧气系统还可以防止吸入烟和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需要供氧时使用快戴稀释式供氧面罩、调节器,由安装在氧气面罩上的调节器控制氧气流量,这些面罩、调节器位于每位机组人员位置处,调节器通常选择在100%供氧位置。当座舱在高度超过3 000米(10 000英尺)运行时,驾驶舱内执勤的每一机组成员必须用氧。

图5-1 驾驶员氧气面罩

(二)旅客氧气系统

旅客氧气系统采用固态化学氧气系统,由包括氧气发生器、氧气面罩和软管的氧气发生和分配装置及电气控制线路组成。每个独立的化学氧气发生器连同其附加面罩和互连软管组成一个组件。该化学氧气发生器设置在客舱下列位置:在每排旅客座椅上方、行李箱下部的服务板内和公共设施区及服务员座位上方均装有组合式化学氧气组件。

当氧气面罩拉向使用者时,力作用在拉火索上,氧气发生器开始供氧。

氧气发生器是一种固态化学供氧装置。氯酸钠芯体在雷管起爆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在芯体外面包有绝热层,避免芯体化学反应产生高温损坏周围部件。

氧气面罩将氧气输送给用氧者并使氧气浪费减到最少。面罩上装有吸气和呼气活门。并附带有储气袋、软管和拉火索。

图5-2 旅客氧气面罩

当座舱失密、座舱高度达到4 268米时,膜盒电门接通氧气面罩弹射开关,旅客氧气锁定机构使氧气组件门打开,氧气面罩自动掉下。当旅客(或服务员)向面部拉动面罩时,加压于拉火索上的力拔出氧气发生器点火销,使雷管起爆,化学氧芯点燃后几秒钟内即产生氧气。通过氧气发生器内的过滤罩过滤后,流到氧气出口,经过软管,纯氧进入储气袋再到面罩。供氧流量按预定程序逐渐下降,以满足飞机下降时流量要求,当流量下降时氧气面罩用座舱空气稀释纯氧。

氧气发生组件能够发热并会增加客舱的温度,因此会产生到燃烧的气味,并可能会出现一些烟雾。

洗手间内有两个氧气面罩。

(三)便携式氧气装置

座舱内还配有便携式氧气装置。便携式氧气装置是一种机动应急供氧装置,采用气态氧源。驾驶舱装有一套便携式氧气装置,旅客舱一般备有3~5套便携式氧气装置,其主要部件为手提式氧气瓶,这些氧气瓶安装有可随意使用的面罩,供空勤和乘务员在座舱失密、防烟情况下移动时使用,同时也可用于紧急救护。该装置重量轻,使用方便。

(1)驾驶舱便携式氧气装置

在驾驶舱内设有一个容积为11立方英尺的便携式带有调节器的高压气态氧气瓶,氧气瓶安装在能够快速分离的托架上。

(2)客舱服务员便携式氧气装置

在客舱内设有服务员使用的4个容量为4.25立方英寸的便携式高压氧气瓶,每个氧气瓶都带有调节器和面罩。这些便携式氧气瓶设置在旅客舱的下列部位:

a. 在右侧第一顶部行李箱内安装两个;

b. 在左侧最后一个顶部行李箱内安装两个。

氧气瓶连同调节器及其连接在一起的面罩安装在能快速分离的托架上。每个氧气瓶应具有每分钟4升和每分钟2升的两个出口。在后部顶部行李箱内靠近两个氧气瓶处设有两个附加面罩与这些氧气瓶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