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J21的技术特点
1.适应性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机场条件相对简陋、航线上障碍物多、高原高温的使用环境较普遍等特点。这些特点既要求飞机有过硬的起飞和爬升性能,在不减载的情况下能在较短距离内起落,又要保证飞机能在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中运营,并对飞机的单发升限等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ARJ21飞机的设计以未来西部交通枢纽格尔木机场和旅游热点九寨黄龙机场为临界条件,并用西部地区所有运营航线严格验证飞机的航线适应性,以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条件下满足西部的复杂地形和高原高温特殊使用环境的要求。
ARJ21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按照中国自己的自然环境来建立设计标准的飞机,在西部航线和机场适应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2.舒适性
ARJ21拥有同类支线飞机中最宽敞的客舱,宽度达到123.7英寸(3.14米),采用公务舱排距38英寸、经济舱排距32英寸的宽松布置。而在客舱的内装饰和服务设备方面,综合考虑线条、颜色、图案、照明和实用等因素,边座/侧壁大间距、宽过道、高天花板和低噪声的客舱布置,以及符合工程心理学原理的细节设计、前卫宜人的美学设计更保证乘客获得最大限度的舒适感。舒适程度比一般支线飞机要高,这意味着乘客乘坐ARJ21从中小城市前往枢纽城市,再转大飞机时,感受是完全相同的。基本型和加长型分别拥有17.7立方米和20.9立方米的下货舱,货舱高度接近1米。人均0.06平方米至0.07平方米的行李舱位,相当于150座干线飞机标准。
图15-1 ARJ21客舱
图15-2 主客舱侧壁板
图15-3 客舱旅客服务装置
图15-4 行李箱效果图
图15-5 防劫机门及部件
3.经济性
经济性是商用飞机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故而在ARJ21飞机设计之初就对其经济性格外关注,对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多专业综合优化设计的超临界机翼、低油耗涡扇发动机的采用,提高了商载和航程能力,降低了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采用长寿命结构设计,提高飞机的可靠性、维修性,从而减少维护费用,降低全寿命成本;运用以IT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研发手段及与国际接轨的生产管理和质保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ARJ21飞机的研制和生产成本。ARJ21还采用超临界机翼和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以获得较高的巡航升阻比,从而降低巡航阻力,达到了和大型飞机相同的速度。增升装置使ARJ21飞机具备优异的低速性能;应用超临界翼型使机翼的相对厚度增大,从而减轻机翼结构重量和加大机翼油箱容量。
4.共通性
ARJ21飞机的设计注重与150座级干线飞机保持最大限度的共通性。不仅体现在相近的飞行性能、同等的客舱舒适性上,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尤为突出,从而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
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性,采用两人体制,航电系统采用总线技术、LCD平板显示并综合化。驾驶舱飞行控制系统为电信号控制、液压或机电作动的电飞行控制系统,减轻了飞行机组的工作负荷。
图15-6 ARJ21驾驶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