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入 国之重器:C919国产大飞机

案例导入 国之重器:C919国产大飞机

C919 大型客机(COMAC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与美法等国企业合作研制组装的干线民用飞机,于 2008 年开始研制。

C 是 China 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中国商飞”)英文缩写 COMAC 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 则代表的是中国首款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 190 座。C919 大型客机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机体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设计理念及相关数据

C919大型客机围绕“更安全、更经济、更舒适、更环保”和“减重、减阻、减排”的目标设计。标准航程为2200海里(4075公里),增大航程为3000海里(5555公里),可满足航空公司对不同航线的运营需求。设计经济寿命为80 000飞行小时/48 000起落架次/25个日历年。最大商载18 900千克,标准商载15 010千克。巡航速度0.78马赫,最大使用速度0.82马赫,最大飞行高度39 800英尺(12 131米),巡航高度35 000英尺(10 668米)。

研发和生产历程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被确定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8月17日,国务院成立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

2007年8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第192次常委会,听取并同意国务院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关于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有关情况的汇报》,决定成立大型客机项目筹备组。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成立。7月3日,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召开大型客机项目论证动员大会。

2009年1月6日,中国商飞公司正式发布首个单通道常规布局150座级大型客机机型代号“COMAC 919”,简称“C919”。

2010年11月15日,C919大型客机1:1展示样机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展出。

2011年4月18日,C919大型客机首次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会议召开,C919飞机研制全面进入正式适航审查阶段。

2012年7月31日,《C919飞机专项合格审定计划(PSCP)》签署。

2013年12月30日,C919飞机铁鸟试验台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正式投用,C919项目系统验证工作正式启动。

2014年9月19日,首架机开始结构总装;2015年11月2日,C919首架机在浦东基地正式总装下线,这标志着C919首架机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2017年5月5日,首架机成功首飞。

2018年到2020年,首批5架飞机陆续完成各阶段试飞任务和全机极限载荷静力试验。

2020年11月27日,C919获得首个型号检查核准书,进入中国民用航空局审定试飞阶段。

2021年3月1日,中国东方航空作为国产大飞机 C919 全球首家启动用户,与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 C919 大型客机购机合同,首批引进 5 架,东航将成为全球首家运营 C919 大型客机的航空公司。

2022年5月14日6时52分,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从浦东机场第4 跑道起飞,于9时 54分安全降落,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

2022年9月30日,C919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

2022年11月29日,中国民航局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C919大型客机生产许可证(PC)。取得生产许可证是C919大型客机从设计研制阶段到批量生产阶段的重要里程碑。

2022年12月9日,一架编号为B-919A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启航飞往上海虹桥机场,标志着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交付首家用户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客舱设计特色

C919 机型客舱有全经济级、混合级、高密度级三种客舱布置构型,客舱全长为1146英寸(约29.11米)。全经济级客舱有168座,排距为32英寸(约81厘米);混合级客舱有156座,其中公务舱有3排 12座、排距36英寸(约91厘米),经济舱有144座、排距为32英寸(约81厘米);高密度级有180座,排距为30英寸(约76厘米)。公务舱每排为4座;经济舱每排为6座;乘务员座椅共有四座,其中,前服务区有2座,后服务区有2座。

靠窗和靠过道的座椅选用了18英寸(约45.7厘米)宽座椅,比常见机型配备的 17 英寸(约43.2厘米)座椅宽1英寸(约2.5厘米)。客舱配置先进的缓降下翻式行李架,在保证足够行李载荷的情况下让旅客的头部空间更宽敞,机身空间利用率更高。此外,客舱舷窗数量更多、面积更大;客舱灯光为 LED 光源,可中央统一调控,也可旅客自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