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疍歌研究的缘起
20世纪20年代,著名民俗学家陈序经在《疍歌》序言里就提到,“‘疍民’在中国被视为化外的民族,他们的一切,都很少有人注意,更何况微末的歌谣呢?……就他们的歌谣一端而论,即使抛开民俗研究的价值,而单把欣赏艺术的眼光去估量它,已就应该有了它相当的位置”,据此,可见疍歌的研究价值不单单在民俗方面,也存在于艺术方面。海南大学周伟民、唐玲玲教授在首届三亚疍家文化论坛上倡议建立“疍家学”学科,作为海南疍民文化的主要文化遗产——疍歌自然是学者们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也是发掘海南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研究课题。
从我国关于疍民的民俗学和社会学研究开始,疍歌的搜集和理论研究就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但研究的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和福建地区,对于海南疍歌的研究成果鲜有发现。直至今天,海南疍歌的搜集、整理和理论研究还主要体现在极少数文学歌词的收集和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常识性介绍,学术积累显得极为匮乏。本课题意在通过对海南疍歌的全面调查及深入研究,从音乐学和民俗学、社会学相结合的角度发掘和整理散播于疍民民间的疍歌,整理总结海南疍民的音乐文化特点和其他社会文化发展脉络。这不但能够拓展海南地方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和内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现有的疍歌相关理论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疍民文化理论研究。
课题负责人和其他成员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从事与课题相关的疍民历史文化、疍歌、疍民语言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有过多次的田野采风活动。课题组成员之一就是疍歌的民间传承人和表演组织者,记录和收集了大量的疍歌,对于当地疍民的历史和文化非常了解。课题组已采集了大量的录音、录像、文字等资料,目前已完成了部分歌曲的记谱工作;已承担的项目有海南大学中西部计划学科重点领域建设项目“海南本土文化艺术展现研究:‘琼古遗韵’一期子项目疍家调”、海南省社科联课题“海南疍民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有《海南疍歌研究初探》《口述史视野下的陵水疍民及其歌唱文化》《海南疍民问题研究》《明清时代南海疍民的分层流动与社会身份重构》《疍民语言研究述评》等;课题组成员在2014年11月成功策划并组织举办了以疍歌为主题的专题音乐会——“海南疍民的水上歌声”。
疍歌是海南省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疍民生活环境的改变、现代信息和娱乐方式的冲击,海南疍民的传统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疍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课题组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眼下会唱疍歌的疍民越来越少,他们的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他们能唱的疍歌曲目也越来越少,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疍歌传承链条大都已经中断,最能代表海南疍民文化的疍歌正濒临消亡。本书旨在通过调研海南疍歌存在现状的基础上,搜集整理疍歌的文字、歌谱、文学歌词、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分析海南疍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及相关文化特点,探讨疍歌所体现出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丰富海南疍民的文化研究理论成果,也为海南疍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相关的音乐学、民俗学和文化学研究对弘扬南海海洋文化,促进海南旅游服务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