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拆字、组字
中华文字多奇趣,古今文人墨客玩味其中以为乐。其中有一种文字游戏叫“拆字”,根据汉字特点,将合体字拆成独体字,或拆成相关部件(偏旁加独体字),被广泛用于作诗填词、撰联,或用于隐语、制谜、酒令等。
这种“拆字”游戏在海南疍歌里也普遍存在着,以《水上民歌》(三亚港)为例,48首疍歌里就有13首有“拆字”现象。通过这些猜字、拆字、组字,我们不难看出疍家人在文字方面的智慧,也体现出疍民对于文字的崇拜和对文化知识的渴望。
早期的疍民长期漂泊在海上,极少有文字的记载,也许他们通过这种猜字、组字游戏的歌声,更方便识字和增加认字的乐趣。我们在田野采访的过程中,当地的疍民告诉我们,说有些疍民没上过学又不识字,但是他们能编许多这种猜字、拆字、组字歌曲,而且往往都是即兴的,听了真叫人惊诧不已。比如:
“十字疋勾加划彩,算我伴郎无文才”,“十”+“疋勾”=才
“口字上头厶字盖,竟然唱错莫拆台”,“厶”+“口”=台
“牛字上头八字存,算我伴郎带少年”,“牛”+“八”=年
“米字上头横过海,深沉事话想无来”,“米”+“一”=来
“井字无头门字盖,竟然唱错莫传开(開)”,无头“井”+“门”=開
“谷字上头抡篷盖(宀),新婚喜庆脸欢容”,“谷”+“宀”=容
“坍字无要土字见,择朵芙蓉配牡丹”,“坍”-“土”=丹
“羅字丢抛四字仔,夫妻和顺守羅维”,“羅”-“四”=维
“佳字侧边又字参,积极创业不怕难”,“佳”+“又”=难
如《十月采茶》中“夕字拉合口字并”“人字骑王两点趁”“圭字侧边寸字共”等歌词暗含接下来的歌词的最后一个“名”“金”“封”字,前一句拆字,后一句末尾给出答案。含“拆字”句和答案均有规律地出现在每一节的最后两句,如《十谏女娘》(之一)里的第六节:
六谏女娘心莫吹,做人女娘莫相摧。
小口走入大口内,做人女娘有来回。
“小口走入大口内”就是“回”字,这句歌词和一般的“拆字诗”不同,没有内容的意义,只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回”字。但是在结构上意义非同一般,一是它使句式整齐,成为偶句;二是词尾的“回”和这一节前面的“吹”“摧”都是押韵的。将一些字拆分开来,运用在诗句中,既有节奏的韵律美,又有益智的趣味美。歌词里运用这种“拆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听众兴趣,留下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