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活劳作的特征不再明显

四、海上生活劳作的特征不再明显

文化空间泛指传统文化从产生到发展都离不开的具体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于疍歌而言,大海就是其文化空间。大海没有改变,但是“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与该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4]

现在的疍民已经不像他们的先辈那样常年漂流在海上了,他们已经在岸上居住,甚至融入了现代的城市生活。虽然他们的生活仍然离不开渔业,但现在有的从事水产养殖、贩卖水产、餐饮、运输等行业,有的年轻人外出到城市打工或附近旅游景点工作。能唱疍歌的老人年轻时在大海里歌唱,现在已经待在岸上的家里了,所以他们也唱不出诸如《打鱼劳作》《大海茫茫》等疍歌的豪放感觉了。

现代生活的改变也使疍民的婚俗、丧俗发生了改变。比如过去结婚时唱的“叹家姐”,一唱就是几天几夜,可现在很少有了,所以像《叹家姐》《新娘入门拜家神》《新郎新娘敬茶》等都没人唱了。《水上家姐》是1999年整理的一本所谓“叹家姐”的歌集,没有歌谱,只有歌词。笔者研究发现歌集里的歌曲基本上都是办丧事仪式用的,比如《大吊香》《神前果》《棺材》《扛棺》《拜祭》等,根本不是结婚时所唱的“叹家姐”。采访中,现在的疍歌歌手都不再提起这些作品,当然也没人再唱这些了。一方面是这些作品太过悲伤,不吉祥;另一方面是现在的丧俗不像以前了,也没有演唱这些仪式歌曲的必要了。

对比两广的疍歌,海南疍歌无论在曲调还是在内容上都呈逐渐减少的状态,曲调越趋单调,内容越发集中,根本原因是现在疍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海上生活劳作的特征不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