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的情感特征
2025年09月26日
二、演唱的情感特征
也许是因为独特的海上生活环境和狭小的船舱居住条件限制,上千年来疍家调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相传,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唱法。歌声可以宣泄他们的苦闷,驱除身心的疲劳。而且,疍民终日面对着一望无垠的茫茫大海,缺乏与外来人群交流,这种相对封闭的特殊劳动场所,也易于令他们形成内向、保守、害羞的心理。自古以来,疍民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生活环境更是艰苦,朝不保夕,不知哪天风浪会来,船覆人亡。所以,大多数的疍歌曲调委婉、凄惨,歌词简洁生动、情感真挚,感染力极强。我们在调研采访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叹家姐”,几乎所有的“叹家姐”歌曲都有凄惨、哀鸣的韵味风格,甚至有的还透着哭腔。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疍歌的下滑音运用得特别多,一般在一句结束时都会出现下行音阶或下滑音。基于这些特点,疍歌的演唱在情感方面的处理就不能太喜庆与喜感,基调以委婉、凄美为主,行腔讲究连贯、平缓。
通过多次调研采访疍歌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以及采录百十来首歌曲,我们发现,疍歌的演唱发声没有统一的技巧与方法,他们讲究演唱的韵味以及对歌曲的情感抒发。对于像叹家姐、情歌等“悲”一些的歌曲,演唱往往声音低沉、婉转,随意添加颤音、下滑音,多有拖腔和哭腔的运用,以“叹”带情。对于一些生活中的“欢歌”“喜歌”,则要求演唱声音明亮,音调悠长,多运用甩腔和上滑音,情感较为热情奔放。比如郑石彩演唱《金鸡》的时候,边唱边舞,表情丰富,动作诙谐,歌唱活泼欢快。总之,在演唱发声方法的运用上,歌唱者并不在意发声的科学方法,而是更注重语言和疍歌情感内容的真切自然,表演动作也是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