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承人的建设

一、传承人的建设

在采访陵水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符之强主任时,笔者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如何保护疍歌?他的回答令笔者印象深刻:保护疍歌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好疍歌传承人。

2010年6月,疍歌被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评为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云志被命名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6月,张发结和陈水蓬被三亚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命名为三亚市疍歌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3月,周学杰被三亚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命名为三亚市疍歌代表性传承人。陵水县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是冯玉蓉,县级的代表性传承人有陈喜仪、杨彩玉、黎亚花、梁亚妹[1]

梁云志,三亚市河西区南边海渔村疍民。据他介绍,他们梁氏家族自广东来海南有100多年了,自他爷爷辈,到他生育三男三女,如今儿孙满堂,梁氏家族人口已逾百口,真正是个大家庭。梁云志会说多种语言(方言),疍家话、海南话、普通话甚至海南黎话也会说,与疍民交流一般用疍家话。

他那一辈及以前,几乎人人会唱疍歌,都是通过口口相传,一代一代地传承疍歌。梁云志从艺时间约70年,自小跟着父辈们就学会了唱疍歌,参加各种活动,还学会了不少周边的歌,如崖州民歌和黎族民歌等。唱疍歌就像他的日常生活,张口就来,平时经常唱的曲目有几十首。目前他是三亚市两河三岸文艺队的负责人,文艺队有20多人,一般都是些农闲在家喜欢唱疍歌的中老年疍民。空闲时唱唱疍歌,有演出或庆典、祭祀等活动时,就积极地参加。他们乐在其中,同时也表示,要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疍歌,让疍歌继续传承下去。

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疍歌代表性传承人梁云志在演唱

第二位被列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疍歌代表性传承人的是冯玉蓉。冯玉蓉是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海鹰村委会的副书记。自小耳濡目染父辈们的吟唱,学会了唱疍歌,从小时候的水上,一直唱到现在的陆上,唱了几十年,当地流传的疍歌,几乎都会唱。农闲时节,当地有想学疍歌的,她都会热心地教他们唱,尽到传承人的责任。

杨彩玉、黎亚花是陵水新村镇海燕村委会的疍民,是一对夫妻。他们只上过小学,小学毕业后回家务渔,跟随老艺人学习唱疍家调,他们唱了一辈子,不同的曲调、不同的题材都很熟练。杨彩玉老人更擅长唱的作品是《捕鱼歌》,妻子则更擅长《叹家姐》。

值得提出的是陵水新村镇的郭世荣老人,他是“非遗”项目求海舞的传承人,不是疍歌的传承人。但是,他对当地疍民文化和疍歌都非常熟悉,也非常热心文化传承,为陵水疍歌的传承做了很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