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纪实之六:海口捕捞村

田野调查纪实之六:海口捕捞村

刘 锋

课题组的林方吟老师说,她在海口海甸三西路菜市场经常碰到几个卖海鲜的疍民,他们住在附近的捕捞村,也都会唱疍歌,很有必要做一下调研。其实,之前我去捕捞村居委会办别的事的时候也顺便打听过疍民的情况,但是居委会的书记肯定地表明,捕捞村都是汉族人,没有疍民。因此,我们调研之前必须把准备工作做好,一是先让学院开具了调研证明;二是找了一个在捕捞村附近长大的朋友做引导,方便和他们交流。

捕捞村就在我们工作的海南大学附近,2017年3月27日,一早我们就来到了居委会。居委会的领导还是和上次的态度一样:村里没有疍民,没有什么可调研的。失望之余,我们几个决定到村子胡同里看看。幸运的是,路边休息的一位老人听了我们的来意后,非常热情地说,他自己就是疍民,而且非常乐意帮助我们做好调研。

老人名叫张行利,今年65岁,身板和精神都非常好,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老人说,他们祖上来自福建莆田,迁到过阳江、乌石、徐闻等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在临高附近水域打鱼,后来在盐灶上岸,1978年响应上级的号召到现在的捕捞村种田。他年轻时读过初一,后来在生产队从事无线电台,主要是了解渔汛通信。老人补充说,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会种田,还是以捕鱼为生。

讲到他们的历史,老人还把我们带到他家二楼去看他们的家谱。他们村目前疍民人数大约有700人,只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说自己是疍民。语言方面,老人们还一直说疍家话,年轻人都说普通话了。他们把疍歌叫作渔歌,过去有什么红白喜事他们也都唱疍歌的。现在会唱疍歌的大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年轻人不喜欢唱也不喜欢听。谈到风俗习惯的时候,张行利说,以前疍民的风俗习惯特征明显,现在生活居住的环境变了,也基本都汉化了。过去疍民婚俗和禁忌习俗方面的谈话要点在上篇理论篇第一章“海南疍民及其传统文化”第三节“海南疍民的传统文化特征”“三、信仰与习俗”中已有具体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在访谈中,张行利特别提到了另一位老人麦秀萍,麦秀萍老人是位老奶奶,今年69岁了。她年轻的时候就能唱很多歌,小有名气。现在老人仍爱唱爱听,还收集了很多疍歌的录音录像,可能对我们的研究有所帮助。老人说会唱疍歌的老人年龄都大了,身体不好,临时要他们来有些困难,改天他约大家一起过来唱,配合我们做好录音。

2017年5月10日下午,我和林方吟一起按约定来到了捕捞村录音。在张行利老人的组织下,我们顺利地录了45首歌曲。老人们略显腼腆,但又不失风趣。他们都非常高兴,演唱起来也比较投入,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年轻时代。这些歌曲有歌颂党和领导人的,有关于生产劳动的,有关于爱情生活的。歌曲歌词都是四句,音乐都是短小的一段体。在末尾延长音的处理、乐句的短小、旋律的变化几个方面和陵水三亚的疍歌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捕捞村调研疍歌歌词

1.东方升起红太阳,主席就是我亲爹娘。

革命歌曲大合唱,大家唱起东方红。(杨桂蓉唱)

2.伟大领袖毛泽东,中央寄来信一封。

主席做事为群众,为了革命好英雄。(杨桂蓉唱)

3.姐妹手机又打过去,打给孙儿从香港回来。

大家孙儿又来去,姐妹大家都在外地。(陈惠娟唱)

4.姐妹是多路程远,姐妹吃水心内甜。

哥嫂心情好少见,姐妹回到阿奶边。(陈惠娟唱)

5.家家养男家家有,二哥当头有理由。

姐妹是多无分手,二哥又挂几条头。(陈惠娟唱)

6.五湖四海白求恩,求恩同志外国人。

(他)来到中国不怕困,知心朋友单个人。(杨海英唱)

7.海口三亚不是远,坐机搭渡要用钱。

有么事情目不见,又得寄信和打电。(杨海英唱)

8.手拿铅笔不会写字,我姐夫名字张行球。

姐妹一年来一次,姐夫做人有名誉。(陈惠娟唱)

9.妈妈从小把我嫁,不得回来住外家。

一来挂爸二挂妈,三来又挂姐妹家。(杨海英唱)

10.打烂鸡蛋糯米粥,我娘看我无中用。

我娘看我无出众,时时日日憋坏胸。(杨海英唱)

被头给我结婚实在有,我睡下龙床无自由。(杨海英唱)

12.现在社会真是好,现在吃到无妨忧。

我儿我媳做得到,养我年老无妨忧。(冼菜珍唱)

13.河边戏水水花飞,我想留姐做心机。

看姐面上也要去,席根未断驾翅飞。(郭亚娇唱)

14.抓革命促生产,为了革命万里来。

互相帮助也要爱,革命情缘分不开。(杨桂蓉唱)

15.多人学习白求恩,一心一意参海军。

参下海军做年审,下定决心打敌人。(杨桂蓉唱)

16.年轻公社信一封,苦家亲人表心忠。

纱纸灯笼不得碰,好坏信上也要写通。(杨桂蓉唱)

17.铺前海口不是远,现在电话多方便。

我听到铃声电话多着急,老大打车不方便。(杨桂蓉唱)

18.青年做事老年当,一定战斗海龙王。

多少鱼虾抓到完,年年产量一定超。(杨桂蓉唱)

19.现在社会实在好,国家照顾老年人。

我朝朝坐车出街去买菜,我吃了早餐坐车回。(杨桂蓉唱)

20.收音机收音台,收到强风哪里来。

收到强风不出海,抛回船艇迎风来。(杨桂蓉唱)

21.一眼望下屋内光,今晚我孙开歌堂。

今晚歌堂多兴彩,今晚群众来唱歌。(杨桂蓉唱)

22.有吃无吃快活先,得了社会得今天。

现在社会大发展,老人也有福利钱。(麦秀萍唱)

23.戴花要戴大红花,不分男女来参加。

走上社会集体化,听话要听党的话。(杨海英唱)

24.捕捞村作海村,人人作海心安愿。

因为吃佬佬大心无怒,做尽多少社会都无有佬人钱。(冼菜珍唱)

25.做海佬真辛苦,日夜海上无人知。

吹风下雨定要去,生产有无都回来。(冼菜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