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纪实之七:昌江新港村
刘 锋
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家一级渔港海尾港地处海南岛西部,位于洋浦港和八所港之间,是海南五大海港之一,也是北部湾中心港口,渔业捕捞较为发达。新港原名新昌港,后称新港。新港村是海尾港港湾滩涂附近的疍家渔村,这里最早的居民是疍家人,溯本寻宗源远流长,据说是光绪三十年前后从广东的高州、吴川迁入的。聪明的疍家人将家建在海边,前门对着热闹的大街,后院是碧蓝的大海。新港村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较差,周边旅游开发程度较低。据记载,新港村和三亚港、陵水新村港一样,是海南疍民的最早聚居地之一,课题组早就计划去调查一下那里的疍民及疍歌情况了。
偶有机会认识了昌江县文化馆退休干部王全红先生,王先生恰好就是从小生活在新港村,对村里疍民的生活和文化比较了解。王先生了解到笔者希望去他老家做疍民文化的调研,非常热情,愿意给我们做向导。于是,2018年8月25日一大早,笔者和林方吟老师、王全红先生一起驱车向昌江新港村出发了。
一路上,王先生向我们介绍昌江疍民的有关情况,路途虽遥远,但是我们都兴致勃勃。不知过了多久,王先生在一个海边的小村镇上提醒,新港村到了。这时已经是下午了,因为一天的劳累,我们商量当天就不去采访了。王先生的家就在海边,是一座非常漂亮的二层小楼围成的四合院,我们就按照王先生的安排住在了他家。
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新港村附近的海港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村里疍民有600多户,约2500人。这里的语言和陵水、三亚的疍民语言完全一样,都是讲白话,也就是疍家话。该村靠近儋州的海头镇,一些儋州人移居新港村后,村里疍民的疍家话也带有儋州话的口音。
第二天,我们吃完早餐来到了村里一位叫吴国辉老人的家里,老人家里摆设简单而整洁。老人今年已经75岁了,曾是一名退伍军人,据说年轻时唱疍歌远近闻名。听说我们的来意后,老人精神很好,早早地就在家等我们了。吴国辉老人讲,他们是清朝时从广东江门来这里的。
课题组成员林方吟(右)和王全红先生(左)采访疍民歌手吴国辉老人(中)
这里疍民把疍歌叫作咸水歌,老人在王全红先生的提醒下唱了有十多首歌,有《挖螃蟹》《八月十五是中秋》《公鸡仔》《起步送》《洋船迈头利拍齐》《哥十三妹十三》《远远路路》《一条竹仔》《多谢新郎酒一盅》《阿哥癫啊阿哥癫》《大家坐下听我讲》等。老人嗓音略显低沉,但能听出所唱的曲调和陵水三亚所唱的曲调并无两样。可能是这里和陵水三亚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的缘故吧,所唱曲目都是第一次听到。在老人的感召下,王全红先生也忍不住和他一起唱起来。一边唱,老人还一边指导。我和林方吟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不懂疍家话,所以也只能干着急,不能参与到他们的歌唱里。吴国辉老人不会说普通话,所以我们的沟通全靠王全红先生做翻译。王先生说,老人没有提前记写歌词,回头再整理。虽然暂时没有歌词,但老人演唱的曲目和对曲调的细腻处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歌词也只能日后再整理了。
采访了吴国辉老人后,王全红先生带我们步行到了小镇的另一个不远的地方,见一见吴国辉的弟弟吴朝荣。吴先生和他哥哥一样,清瘦但很干练。寒暄了一阵之后,吴朝荣先生简单介绍了一下他自己的经历。
谈到疍歌,吴朝荣先生说,他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疍歌歌手,他哥哥爱唱,从父亲那里学会了不少疍歌,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在唱歌方面,自己不像哥哥那么有天赋,不过也喜欢收集一些疍歌的歌词,偶尔也写一写疍歌。他一边和我们聊着,一边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比较破旧的笔记本,里面都是他自己记录整理的疍歌歌词。他一页一页翻给我们看,给我们讲解每首歌词的意思。比较遗憾的是,他说自己五音不全,不能唱给我们听。他很高兴地跟我们说,这些歌词他保存了很多年了,我们可以拍下来。
课题组成员林方吟(中)和王全红先生(右)采访吴朝荣先生(左)
下午,王先生说还有一对健在的会唱疍歌的老人梁五妹夫妇。在海边不远的地方,我们来到了梁五妹家里。见到他们时,他们夫妇正坐在门口休息。看来他们岁数不小了,交谈中才知道梁五妹今年87岁了,她的丈夫今年已90岁高龄了。他们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我们讲话,王先生只好再次当我们的翻译。他们说,最先在海头镇水上生活,上岸后来到山上,当时没有房子就租住别人家的茅草房。后来日本人把他们的茅草房烧掉了,才搬到现在这个地方,搭了水棚居住下来。他们当时结婚举行的是水上婚礼,在船上迎娶新娘。现在他们还保留着传统疍民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王先生说这对老人年轻时在当地唱歌也是非常有名气。当我们试着想让他们唱几首疍歌时,老人们摆了摆手,显得很为难。一方面可以看出有些害羞,另一方面他们年龄确实大了。所以,我们只能表示遗憾了。在离开的路上,我们感慨:这些老人都年过古稀了,抢救传统的疍歌是一件十分迫切的事情。
新港村部分疍歌歌词
1.起步送我就郎行,郎行过了二三湾。
齐头望见天边雁,雁把送,
你为失群乱声叫,我为劝夫要丛学还。
2.洋船迈头[1]利拍齐,搭起麻篮[2]等夫归。
找稳个舢板仔,摇到架栏底。
先问艄公,后问火候仔,第三第四问班总兄弟。
十个行迈无个是,乜话[3]我夫同去不同归。
无耳茶壶极少看,乜话你同去不同归。
你夫去到安南下底,要个十七八岁妹仔。
生得手尖脚又细,行路踏不死黄丝蚁。
生落下孩儿名叫亚保仔,一文铜分作两使,都是难舍难离安南妻。
3.三亚对迈沙嘴口,这班大姐上茶楼。
上得茶楼不怕羞,老公看见眼泪流。
4.阿哥癫啊阿哥癫,阿哥担橙睡门边。
几硬石头姑钻过,阿哥睡下不知天。
5.一条竹仔伶仃仃,阿妈生我俩弟兄。
日字拉迈月字并,不养爹娘讲分明。
6.公鸡仔,尾弯弯,做人小佬[4]实艰难。
大佬读书小佬捧安[5],望哥高中状元攀。
7.阿哥带妹玩流沙,无风无浪流沙崩。
天上不愧流沙妹,左手抱住救命人。
8.十八娇娇三岁郎,手提灯盏牵入房。
睡到三更思想起,不知是仔还是郎。
9.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乐有人忧。
有人拍手哈哈笑,有人泪溅上腰头。
10.远远路路,望见阿哥戴顶盒帽子。
帽带弓长[6],拖弓低。
令一令面给哥看,等哥赚钱带妹回归。
11.大家坐下听我讲,提起前世眼泪流。
不讲后人不知道,讲给你们知根由。
水歌好唱口难开,黄连吃下苦到边。
古今历史书上载,滴泪磨墨做歌添。
记起96年918事,台风冲断新港村。
机船冲出几十只,人死满海在天边。
夜晚伸手指无见,洪水浸上村半边。
夜晚叫起洪水紧,洪水冲断一半边。
初九早上最凄惨,洪水冲屋间到间。
一间倒落一间陷,房室不知冲到边。
船只冲出好着惊,人仔船面叫应天。
叫天开门天不救,下地无救作水冤。
妻拖子女停水边,叫夫回头不见夫。
叫到天崩与地陷,没见丈夫在一边。
妻拖子女哭海边,水大哭到水干边。
哭到水干夫不见,割肠割肚割心肝。
12.衣衫着烂肩头穿,无个元娇来补连。
寻得针来无有线,有针无线几可怜。
13.有食无食无人知,无个老婆受人欺。
好好坏坏要一个,吹风下雨解心机。
14.哥有十三妹十三,找个媒婆又十三。
三个十三三十九,都是芙蓉配牡丹。
【注释】
[1]迈头:意思是靠岸。
[2]麻篮:装麻绳的篮子。
[3]乜话:意思是为什么。
[4]小佬:意指小弟。
[5]捧安:给东西吃。
[6]弓长:意思是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