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采录情况

歌曲采录情况

首先由疍民郑石彩为我们演唱了一首优美婉约的歌曲《水仙花》,缓慢的曲调,悲怆的情感,加上她精彩的表演,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住了。虽然她天天出海打鱼,也没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是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

这是一首典型的极富疍歌特色的歌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在这次调研后又听过几位不同的疍民唱过这首《水仙花》,在2014中国海南·三亚第一届疍家文化节疍家主题晚会上也听过男女二重唱版的《水仙花》,但是都没有我对这次聆听这首《水仙花》的感触深。

接下来一首歌的曲调让我觉得非常熟悉,那就是《叹家姐》。记得我小时候,村里的姑娘出嫁了,也有这种“哭嫁”的风俗,新娘和母亲哭时唱的曲调跟这个非常像,连句头句尾的衬词“哥啊”“妹啊”等也几乎一样。我记忆的大门一下子被打开了,不禁对疍歌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随后,几位疍民又唱了几首歌,有《十二月排来》(之一)、《情歌对唱》等。

受访的疍民大部分不识字,有的普通话讲得不是很流利,当问及演唱疍歌有什么演唱方面的方法、技巧时,均表示不讲究演唱方法、技巧,大声唱,唱出感情和韵味来就可以了。这让我想起跟广西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黄妙秋副教授的一席交流。黄妙秋是广西北海研究疍歌的国内为数不多的专家,在一次疍家文化主题论坛中,我们谈到过疍歌演唱的发声方法与技巧这个问题,当时她也表示没有什么固定的发声方法,所以在全国各种少数民族声乐比赛中,疍歌往往比较吃亏。但是演唱疍歌要注重风格和韵味,一腔一调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地方。

录完歌以后,我们与郭世荣先生就教学合作进行了愉快的沟通与交流,经协商,把郭世荣家疍民聚集唱歌的集中地作为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随后我们与疍民们一起进行了简单的挂牌仪式。此举不仅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基地,同时也是保护和传承海南疍歌的一个重要举措,具有非凡的长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