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历史文化图文展:“非遗”·疍家
开幕式结束后,首届疍家文化节的另外两个重要活动——三亚疍家美食文化节、疍家历史文化图文展于三亚益龙海鲜酒楼正式开始。据了解,两个活动均将持续到6月6日结束,市民及游客在此期间可自由前往,品尝疍家美食,观瞻疍家历史图片,感受疍民生活生存状态,了解疍家历史文化。
6月的三亚气温确实高得让人难受,大家坐在开有空调的汽车里感觉舒服多了,一路上欢声笑语,很快就来到了海边的益龙海鲜酒楼。从餐馆的名称可以推断,“益龙”充满了对龙的崇拜,这里应该是吃海鲜的地方,而且极有可能就是疍民开的餐馆。
刚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在餐馆前广场上的文化节活动内容之一的疍家历史文化图文展。一幅幅图片及文字说明展现了疍家人及疍家文化的历史形成及演变;通过婚俗、食俗、节俗、歌俗展现疍家人的饮食起居、服饰佩戴、器具用品、生产工具;尤其是一张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诉说着其自身固有的历史和疍民生活生产的文化,还原了近现代疍家人在水上生活的情景以及在社会变革中的发展与现状。这时,张巨斌院长提醒我,不要只是看,要用相机拍下来。
2014年中国·三亚首届疍家文化节疍家历史文化图文展及其展出的人物冼星海
在“疍家杰出人物”一栏里,出现了冼星海的名字,这让我们感觉非常亲切。冼星海是广东番禺人,疍民的后代,出生于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的破旧渔船上。图片文字显示,他从小就和外祖父、母亲一起白天出海夜里修补渔网,高兴时就拿出竹箫吹珠江三角洲的渔歌、民歌。“冼星海在竹箫、渔歌的熏陶影响下,在劳动号子‘顶硬上,鬼叫你穷,哎呵哟呵,哎呵哟呵……’和民歌‘头帆推起尾正正,中帆推起船要行,大船细船去到了,放掉俺妹无心情’的吸引感染下,从小就爱上了音乐。”[1]并谱写出了国人广为熟知的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
这让我想起吴水田在《话说疍民文化》一书中也提起过冼星海,也提到疍歌中的劳动号子《顶硬上》。“咸水歌还包含有运输船工苦力的号子,……母亲曾口授疍家苦力歌谣给冼星海,冼星海成名多年以后,创作了一首名叫《顶硬上》的歌曲。”[2]这里有三点是有疑问的:第一,广东当时的咸水歌有没有劳动号子;第二,《顶硬上》是劳动号子还是小曲;第三,《顶硬上》是不是冼星海创作的。关于第一个问题,有待今后研究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课题组在此后的调研中一直没有发现海南疍歌有劳动号子这种体裁。关于《顶硬上》这首作品是小曲还是劳动号子,是否为冼星海创作,田野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冼星海》一书中说“黄苏英经常给儿子哼唱一首广东地方小曲《顶硬上》……很多年后,已经成为一名音乐家的冼星海为《顶硬上》重新谱了曲,用来纪念自己的母亲”[3]。梁谋在2003年《番禺侨讯》第四期《冼星海与〈顶硬上〉》一文中说星海劳累了一天的母亲总爱抱着小星海哼唱劳动号子《顶硬上》。看来,《顶硬上》这首歌曲以后还真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