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活娱乐歌
疍家人除了在生产劳作、嫁娶、祭祀等场合唱歌以外,生活中处处有歌声。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小聚或农闲聊天时,他们以歌助兴,消除烦闷,抒发情怀。他们欢喜时唱歌,悲伤时也唱歌,一个人时唱,多人时也唱。歌词内容大都反映疍民生活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状态。比如《渔村男女爱唱歌》:
改善民生福乐多,渔村男女爱唱歌;
大海欢歌随风播,歌声飘过大江河。
春宵喜欢叹家姐,夏日常吟水仙花;
秋天唱支咕哩美,冬夜最爱咸水歌。
叹家姐、水仙花、咕哩美、咸水歌代表了海南疍歌的四种不同曲调。春宵、夏日、秋天、冬夜四个不同季节都要唱疍歌则说明疍家人热爱生活,渔村男女喜欢用歌声来歌唱生活。另一首疍歌描写了夜晚疍民聚集在一起唱歌取乐的情景:
我想唱歌唱首先,唱歌人子心要坚,
今晚唱歌多人见,唱歌快乐过神仙。
远远路路来唱歌,中间又隔一条河,
此大场面没见过,今晚唱歌人又多。
唱歌的场面大,人又多。但歌者却想“唱首先”“心要坚”,因为“唱歌快乐过神仙”。由“远远路路来唱歌”一句不难看出疍民对唱歌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旧时疍民娱乐生活的单一,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
由于生活所迫,旧社会一些疍家妇女也有从事青楼职业的。比如《水仙花·青楼悲曲》就是一首疍家女“卖落江河人作践”的大型青楼悲曲,反映了旧社会疍家妇女对命运的哭诉、对生活的怨恨和对爱情的忠贞。
卖落江河人作贱,犹如猪胆苦过黄连。
花针吉住沙梨蒂,提起情哥条路眼泪流唔停。
…………
多少红颜怨薄命,命内生成受灾磨。
磨折之中有谁似我,我在青楼泪成河。
…………
坚心等侍风流客,客也无心亦枉然。
言辞恨到五更残,残花败柳想唔番。
歌者是一位独自在家的疍家妇女,丈夫出门在外却“并无书信寄封开来”。妻子“提起情哥条路眼泪流唔停”,哭诉自己悲惨的生活。但是,善良的妻子却念念不忘叮嘱丈夫:
君啊你出到埠头,钱财莫唔好尽散。
…………
临行我有甘多言辞吩咐过你,天时寒冷要加衣。
水路情长难顾你,莫语听人唆摆把妹丢离。
…………
闲时劝君莫把妹分散,散尽钱财见就难。
这一部长篇叙事歌,分上下两卷,笔者统计仅歌词就有2100字左右。曲调缓慢悠婉,歌词情深,古时妇女们在夜深人静时缝衣服或刺绣女红时,轻声唱起最有意境,听闻能使人黯然泪下。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一直被传下来,在东南亚沿海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的华侨中也有传诵。
疍家人特别喜欢对歌,不管路途有多远,只要有对歌的活动他们都积极参加,特别是青年男女,如果找到自己喜欢的对象,他们可以彻夜对歌。比如《五更北斗》:
一更北斗转回东,水浸浮桥无路通。
丝字侧边添个工,一夜玩耍到天红。
二更北斗转回南,水浸浮桥无路返。
便字无要人字见,一夜贪玩二三更。
三更北斗转回西,水浸浮桥无路归。
口字侧边添个帝,一夜贪玩到鸡啼。
四更北斗转回北,水浸浮桥无路行。
佳字侧边又字参,一夜贪玩不艰难。
五更北斗到东光,日出东边照四方。
木字侧边添个羊,一夜贪玩好榜样。
这首歌曲通过五个更的北斗星移,表达疍家人出门不归、对歌取乐、彻夜狂欢的美好意愿。在这首歌词里面,通过北斗星的东、南、西、北转向,对应无路通、无路返、无路归、无路行,借由不能返家来表达贪玩、对歌到天明的意愿。歌曲五个段落,每段七言四句,歌词规整。有押韵但没有规律,如第一段和第五段四句同韵;第二段一、二、三句同韵;第三段一、三、四句同韵;第四段三、四句同韵。歌词也有对应,比如句尾“转回东”对应“无路通”,“转回南”对应“无路返”,“转回西”对应“无路归”,“转回北”对应“无路行”。此外歌词还蕴含了拆字、组字游戏,如:纟+工=红,便-亻=更,口+帝=啼,佳+又=难,木+羊=样。
疍家人虽然常年生活在海上,但有时也要到岸上集市上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比如歌曲《第一金栏》:
第一金栏叫嫂上街,叫嫂买梳也买篦,梳梳篦篦姑嫂分离。
第二金栏叫嫂上街,买把圆梳又梳圆贵,梳返圆贵曲水罗维。
第三金栏叫嫂上街,买个镜箱两边向,给姑拿返他家过时汕梳头。
第四金栏叫嫂上街,又去买笠卖返菊花毛顶字仔笠夹。
第五金栏叫嫂上街,买个手篮给姑装衣云东路云西返来。
第六金栏叫嫂上街,买个面桶给姑拿返过时又娇面油。
第七金栏叫嫂上街,又去买蓆蓆间不断帮姑分离。
第八金栏叫嫂上街,买被给姑拿返他家风盖下不风来。
第九金栏叫嫂上街,买条银链卖返双天蛇皮换金银。
第十金栏叫嫂上街,十件配齐送给姑娘。
歌词中的“金栏”“罗维”均为女孩子人名;“汕”指拆、掀、翻开的意思;“菊花毛顶”指买回来的笠是用菊花做的顶;“字仔笠夹”指买回来的是用字仔链(一种镶嵌有小字仔,古时妇女佩戴的一种用银打的链条,链条的款式、样式有多种,有字仔链、金钱链、梅花链等,这是疍家人常常佩戴的一种饰品,疍家女出嫁必须戴的)做成的笠夹;“手篮”是一种疍家人用竹子编的篮子;“面桶”指古时疍家人用木头做的洗脸的盆子;“娇”指擦、上漆的意思,这里指用面油把面桶漆一遍;“双天”是指骨牌里的“双天”,即两点。
这是一首姑嫂上街购买生活用品的歌。小姑不久就要出嫁离开家了,姑嫂俩人一起上街,置办些梳子、镜子、脸盆、箱子、篮子、笠夹等生活用品之类的嫁妆。疍民陆陆续续地从环境恶劣的海上搬到了岸上,融入到当地岸上百姓的生活中。这首歌也反映出疍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手里有了余钱,到集市上买些新鲜玩意儿,抒发了疍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又比如《金鸡》:
金鸡银鸡那个嘴,金鸡的嘴又犀利。
金鸡银鸡那对眼,金鸡对眼又看通城。
金鸡银鸡那对耳,金鸡的耳听人粗语。
金鸡银鸡那对眉,金鸡的对眉盘朝阳。
金鸡银鸡那个鼻,金鸡的鼻闻到香味。
金鸡银鸡那个脖,金鸡刮脖扁丝通肠。
金鸡银鸡那对翅,金鸡拍翅又飞返来。
金鸡银鸡那个肚,肚内巢肠外边生毛。
金鸡银鸡那对脚,金鸡对脚会行路。
这是一首新创作的歌曲,作者郑石彩[2]是陵水新村镇疍民,也是我们在田野调查采录歌曲时这首歌的演唱者。歌词通俗易懂,也是传统的四句一乐段。歌曲通过对金鸡银鸡的嘴、眼、耳、眉、鼻、脖、翅、肚、脚等部位的描写和功能特征、作用的叙述,表达了对金鸡银鸡的赞美、喜爱和膜拜,进一步表达了疍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赞颂疍家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开朗的处世精神。演唱时加上欢乐的肢体动作,对鸡的动作活灵活现的模仿,对鸡的各个部位的拟人化展现,形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疍民歌手郑石彩演唱《金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