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卫员冒险买辣椒毛泽东耐心讲纪律
1930年5月,在江西省寻乌县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毛泽东进行了寻乌社会调查,对寻乌县的地理、交通、经济、政治、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而详细的考察分析。
警卫员看到毛泽东每天这么辛苦地工作,而自己却帮不上什么,便琢磨着毛委员爱吃辣椒,给他找一些辣椒吃吧,改善一下毛委员的伙食。于是,一大早警卫员就出去寻找辣椒。
江西那个地方的辣椒并不是特别多,警卫员挨家挨户地找,下了很大功夫,终于在一户老百姓家的窗前发现了几串晒干的红辣椒。警卫员兴奋地跑了过去,指着挂在窗前的红辣椒向老乡问道:“我们首长爱吃辣椒,不知你的辣椒能不能给我一点?”老乡听了,二话没说,伸手就摘了一串鲜红的辣椒递到战士手里。
吃饭的时间到了,饭桌上多了一盘红红的辣椒。毛泽东非常高兴,坐到桌子旁,一边举起筷子品尝,一边兴致很高地问道:“这辣椒是从哪里弄来的啊?”
“向老乡要的。”警卫员得意地回答。他想,这下毛委员可要表扬我了。
没想到,正在兴致勃勃吃饭的毛泽东却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站了起来:“要的?”他走到警卫员跟前,和蔼地问道:“参军后,连长给你讲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
警卫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地回答:“没有。”
“这件事不能怪你,主要是我们对新战士宣传党的政策不够,教育还跟不上。一会儿告诉连长,叫司务长从我的伙食费里把辣椒钱给老乡送去,还要向人家道歉。”然后,毛泽东坐下来和警卫员耐心地解释什么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
关于毛泽东吃辣椒的故事简直说不完。
1936年2月,毛泽东与彭德怀亲率红军一军团、十五军团和二十八军团组成的东征军东渡黄河。
毛泽东爱吃辣椒,这是毛泽东身边每一个厨师都知道的事情,因此渡河前毛泽东的厨师老高准备了一包红辣椒。不料在渡河过程中,那包辣椒不知被弄到哪里去了。2月20日渡河部队占领了留誉镇,高师傅做饭时才发现辣椒不见了,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开饭时,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走来,一见没有辣椒,脸马上沉了下来,“哎,辣子呢?”显然,临走时准备的那包辣椒是毛泽东已经安排妥了的。
老高像犯了错误一样低着头解释,以为毛泽东一定会发火。没想到,毛泽东不但没有发火,反而安慰起老高来:“没得事,没得事,情况特殊嘛。”结果,毛泽东草草吃了一顿无滋无味的饭。
饭后,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老高找到卫士小白,要他想点办法,找些辣椒来。小白当时不到十八岁,个子又矮,还像个大男孩,有些不知轻重。他化装成小贩,从留誉镇这头走到那头,也没买到一只干辣椒。后来他竟然冒险跑到三十多里外阎军占领区的中阳镇,终于买到了半斤干辣椒。
晚上,高师傅用干辣椒作料,给毛泽东做了一道菜,还把干辣椒切成小段,特别做了一小碟油炸干辣椒。毛泽东闻着充满香辣气味的油炸辣椒,胃口一下子就上来了,抓起筷子就夹了一口放到嘴里大嚼特嚼起来,真是不亦快哉!一边吃一边赞叹:“好香啊,好香啊!”
吃着吃着,忽然毛泽东停下了手中的筷子,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高师傅:“这辣子从哪里弄的?”
高师傅如实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严肃起来,“怎么能费这么大的劲为我弄辣子呢?”他把那只装油炸辣椒的碟子往桌边一推,显然有些生气了,“这个辣子我吃不下!”
果然,那碟油炸辣椒,整顿饭毛泽东没有再吃一口。
饭后,毛泽东把小白叫了过来,关爱地说:“小白,我谢谢你。以后,可别再这么做了。”
又过了些日子,部队来到霍县城边的一个村子,小白看到了一个卖干辣椒的摊子,高兴坏了,像找到了宝贝一样,一下子把摊子上的干辣椒全买了下来,鼓鼓囊囊地装了一大包。
谁知,这天的辣椒刚端上桌子,毛泽东就叫撤了下去。他说:“你们总想让我吃得满意些,可是部队连饭都吃不饱了。我不吃这个,标准高了。”
“吃点辣椒,不算特殊。”小白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在平时,是不算,可现在就不同了。”
没有辣椒不高兴,有了辣椒还不高兴,小白显然有些生气了。毛泽东见小白还站在那里嘟着嘴,就说:“别愣在那儿给我提意见了,快吃饭去吧!”
4月初,部队攻下了襄陵镇,活捉了阎锡山的一个县长,毛泽东高兴了,对小白说:“告诉老高,给我做一碟油炸辣子。”
老高也高兴了,迅速动手,饭菜一会儿就做好了。不但做了油炸辣子,还做了一碗红烧肉。开饭了,毛泽东只吃了一块红烧肉,却把一碟油炸辣椒吃了个干干净净,辣得他大汗淋漓,显得特别开心。[2]
【注释】
[1]吴连登主编:《毛泽东饮食趣谈》,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版,第47~48页。
[2]白昊:《毛泽东的特殊爱好》,《纵横》1994年第5期,第46~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