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生日宴劳模陈永贵五十知天命
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发生了一件令陈永贵终生难忘的事情。那一天恰好是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七十一岁生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的小宴会厅里安排了三桌酒席,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他非常重视那次生日酒会宴请的客人,就连哪位客人坐在哪个座位上,他都亲自列了单子,交给汪东兴等人去安排。
那天人大会的日程刚刚结束,陈永贵和往常一样,随着大家一起走出会场。忽然听到周恩来在背后喊他的名字:“永贵同志!”他回过头来的时候,周恩来快步走了上来。周恩来告诉他:“今天晚上不用到大灶吃饭了,跟我来吧!”
周恩来对陈永贵说:“今天是主席的生日,毛主席特意把你请来。”陈永贵一听是毛主席请他吃生日酒席,高兴得不得了,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下来。周恩来接下来又介绍说:“今天应邀参加毛泽东生日宴的还有大庆工人代表王进喜、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知识青年的代表邢燕子、董加耕等人。”
不一会儿,陈永贵随周恩来来到了休息室,朱德委员长已经先到了。陈永贵立即向朱德委员长问好,两个人亲切地攀谈起来。朱德委员长抗战期间在太行山敌后打过日本鬼子,熟悉那里的情况,二人聊得自然很愉快。说话间周总理看了看表说:“时间快到了,咱们去餐厅等主席。”
参加宴会的还有刘少奇、邓小平等很多中央领导,李富春、陶铸、曾志、胡耀邦等人最早来到餐厅,其他人也陆续来到。陈永贵随周恩来、朱德委员长刚到餐厅不一会儿,毛泽东就面带笑容地走进了餐厅。大家纷纷向毛泽东致意,毛泽东也和大家一一握手。毛泽东对陈永贵似乎表现出了充分的热情,边与他握手边说:“永贵好啊!”然后毛泽东又与王进喜、钱学森等人握手。
毛泽东进来环视了一下四座,说道:“东兴和罗长子、陶铸让我请客,好嘛,今天我来请。”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座席安排得也很有特点。毛泽东将陈永贵、王进喜、钱学森、邢燕子、董加耕等人安排在自己的餐桌上。毛泽东还特意招呼陈永贵坐到自己身边来,陈永贵似乎有点受宠若惊的样子,觉得不太合适,谦虚地说:“还是让给年轻人吧。”于是,邢燕子、董加耕两个年轻人坐到了毛泽东身边。坐在这一桌的领导干部只有罗瑞卿和从广东来的陶铸及陶铸的夫人曾志,其余的领导干部,如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都被安排在了另外的餐桌上。
宴会开始后,毛泽东首先讲了几句开场白。毛泽东说:“今天既不是祝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有来,他们没有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科学家、解放军,不光是吃饭,还要谈话嘛!”
毛泽东简单的开场白讲完后,举起酒杯提议为大家干杯,大家也起立为毛泽东的健康长寿干杯。毛泽东不喜欢喝酒,杯里的葡萄酒也只是沾沾嘴唇便放下了。但作为席上的主人,他却不断地劝陈永贵与王进喜等人吃菜。他见陈永贵有些拘谨,就说:“永贵,吃菜,吃菜嘛!”陈永贵确实是在紧张和拘谨中吃完的那顿饭,以至于事后他竟然说不出那天究竟吃了些什么。多亏周恩来出来打圆场,总理先是和陈永贵碰了一杯,又提议陈永贵、王进喜、钱学森互相碰一杯,这才使气氛活跃了一些。陈永贵感觉到了,毛泽东和这些人在一起心情是非常轻松和愉快的。
毛泽东亲切地和大家聊着,对陈永贵说:“你是农业专家噢!”
毛泽东是湖南人,虽然一生走南闯北,却依然是乡音无改。陈永贵根本听不懂毛泽东的湖南话,再加上心情紧张,在没有听懂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地点头说“嗯”。毛泽东知道他没有听懂自己的话,便对他又重复了一次。周恩来也在一旁向他解释毛泽东的意思,陈永贵这才知道自己弄了个笑话出来,赶忙红着脸纠正说:“不,不,我不是农业专家!”
席间毛泽东还问起陈永贵的年龄,陈永贵据实回答说今年五十岁。毛泽东一听这个岁数,又来了兴致,风趣地说:“噢,五十而知天命喽!搞出一个大寨来,很好!”
“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的一句话。这是毛泽东的语言风格,他说话时就喜欢引经据典。问题是陈永贵根本没听清楚毛泽东的湖南腔调。好在“君子不二过”,他不会重犯刚才的错误了,这一次,他既没有点头,也没有“嗯”着附和,而只是抿着嘴在那里笑。
也就是在这次宴会上,毛泽东还对陈永贵说起了贾进财。看来毛泽东对大寨的故事已经知道了不少。他说:“贾进财举能让贤,才使你出峥嵘,这种事历史上也有过,但确实少。”说到这里,他又对另外的几位劳模讲:“你们有了成绩,不要翘尾巴,做一点不要翘尾巴,做两点不要翘,做出三点四点更不要翘,翘尾巴不好,要夹着尾巴做人。”
在毛泽东的生日宴会上做客,令陈永贵终生难忘。[1]
【注释】
[1]陈春梅著:《我的爷爷陈永贵——从农民到国务院副总理》,作家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190~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