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海专买高档菜毛泽东罢吃玉米笋
1950年年初,毛泽东从苏联访问归来以后,汪东兴和卫士武象廷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他说,毛主席离开莫斯科时,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再三嘱咐他,一方面要保重身体,注重生活;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特务分子的暗害。[1]因此,组织上决定指派专人负责毛泽东的生活问题。就这样,武象廷从警卫班调整为专门负责管理毛泽东饮食生活的管理员,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给毛泽东采购食品和蔬菜。随后陆续在毛家当生活管理员的还有安克兴、张国兴(1955—1962年)、顾作良(时间不详,见《在毛泽东身边》,第183页)、吴连登(1968—1976年)等人。
武象廷担任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后,发现毛泽东对子女的要求特别严格,决不允许他们占公家一点便宜。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在育英小学上学,每星期她们都要回来过周末,到了这一天,学校就把学生的伙食费退给学生本人。李敏和李讷对于带回来的伙食费,从来不自己花掉,而是如数交给毛泽东,毛泽东再把钱让卫士转交给武象廷。于是,这些钱就作为李敏和李讷星期日回到家中的伙食费,最后就记在管理科的账上。
武象廷担任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没几天,一次他正在新六所干活,毛泽东来到小灶厨房里,看见武象廷正在厨房里忙碌,便走过来问他:“武象廷,你在这里干什么?”武象廷回答:“给小灶厨房买菜哩。”毛泽东再问:“你改行了,好啊,我告诉你,只要你们饭菜做得干净卫生就可以了,不必买一些贵重的东西给我吃。比方说,现在是冬天,你就别买那些西红柿、黄瓜之类的新鲜蔬菜,现在买一条黄瓜的钱,到了夏天就能买一筐黄瓜,冬天买一条黄瓜只能吃一顿,夏天买一筐黄瓜能吃几十顿。”这是武象廷刚担任毛泽东生活管理员后,毛泽东为他上的第一堂生活管理课。
伏天到了,武象廷回警卫班去办点事情,请了几天假,临时让王振海替他给毛泽东买菜。王振海头一次上街给毛泽东买菜,想着给毛泽东买点好吃的,所以尽挑新鲜的有营养价值的买,他不知道毛泽东对武象廷的嘱咐。结果,他买回来一些嫩玉米芯,也就是那刚刚开过花,还没有结粒的小玉米笋。王振海满以为这下给毛泽东买回来好吃的了。炊事员刘景峰做好后,端去给毛泽东吃。
毛泽东一看这玩意儿,便皱起了眉头,这时他仿佛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在农田里辛勤耕种玉米时的劳苦。任刘景峰怎么讲,他就是坚决不吃这东西。毛泽东很是不爽,他说:“炒这一盘菜需要多少棵玉米?要是这些玉米长熟了能打多少粮食?叫我吃这样的菜,这不是破坏生产吗?把这个菜端回去,谁买的就叫谁去吃。”
但是毛泽东并不是绝对不吃这些东西,这要看什么具体情况。
又有一次,管理员张国兴在大地里看到掰玉米剩下的玉米秆上还长着一些不成熟的小玉米,剥去皮,还有一节小玉米笋。张国兴想,这东西拿回去交给李师傅炒菜也许能行。于是张国兴就掰一些带了回去。李师傅把这些玉米笋烹调成一盘美味香甜的“肉片玉米笋”,毛泽东不仅吃了,而且吃得很香。
同样是玉米笋,张国兴提供的毛泽东却吃得很香,王振海买回来的毛泽东却一口没动。原因很简单,张国兴是从农民丢弃的玉米秆上掰的,那是节约。而毛泽东认为,王振海从市场买回来的那是破坏生产。[2]
【注释】
[1]李家骥、杨庆旺编著:《毛泽东的卫士们》(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355页。
[2]吴连登主编:《毛泽东饮食趣谈》,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版,第24~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