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骥夜半送馒头封耀松悄然转菜盘
毛泽东工作起来总是忘我的,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是常事。劝毛泽东吃饭、劝毛泽东睡觉常常是当班卫士的一件难以完成的工作,而且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佳话。
那是1949年前后,李家骥刚刚担任毛泽东内勤卫士不久。接班后,上一班的卫士交代:“主席一天一宿没睡,只吃了一顿,要劝主席吃点东西,早点睡觉。”
李家骥来到毛泽东办公室,见毛泽东正忙着写材料,李家骥一边掀茶杯盖给毛泽东续水,一边说:“主席,时间太长了,搞点东西吃吧。”毛泽东头未抬、声未吭,好像没听到卫士的问话。李家骥又问了一次,毛泽东仍然没有反应。
李家骥不敢再打扰了,刚要离开,见毛泽东眼睛盯着写字的稿纸,却抬起胳膊,用铅笔在右上方比画了一下。其实毛泽东在空中画了一个圈圈,那是要吃馒头片。李家骥没理解,以为他的胳膊累了活动一下,没往别处想,又回到值班室。
不到20分钟,毛泽东呼叫卫士的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李家骥非常高兴,连跑带颠儿地来到毛泽东办公室,问:“主席是不是搞饭吃?”毛泽东被问得愣住了,有点奇怪地说:“我不是让你拿馒头片,怎么没搞来呀?”
李家骥愣了,但是马上反应过来了:主席要吃东西了。马上机灵地说:“好,立刻拿来。”毛泽东也许还想说什么,此时李家骥已经跑出了门外。
不到两分钟,李家骥把毛泽东要的馒头片以及平常爱吃的辣椒、腐乳等小菜端上来了。
还没等李家骥走过去,毛泽东便伸过手去抓馒头片,口里还说:“快给我吃,不得了啦。”
看到毛泽东饿成这个样子,李家骥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双眼含着泪水,赶紧给毛泽东倒了一杯热水。毛泽东头也不抬,边吃边说:“好香。”毛泽东这么一说,李家骥更不好意思了,带着检讨的口吻说:“主席,我没做好工作,让您挨饿了。”毛泽东不介意地说:“不能这么说,我的工作没搞完不能吃饭。因为这项工作关系到前方战场。时间就是生命,我早一分决策,就可能少一些牺牲,拖延一分钟就可能造成大灾难。”
毛泽东匆匆地吃了几片馒头,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1]
还有一次,是封耀松当班。封耀松借着给毛泽东暖水袋换水的机会提醒毛泽东:“主席,你该吃饭了。”
毛泽东正在批写着什么,头也不抬地说:“怎么又吃饭了?”
封耀松说:“你已经快十个小时没吃东西了。”
毛泽东集中精力做事的时候常常忘记时间,忘记饥饿。“有这么长时间了?”毛泽东把最后几个字写完,抬头望望封耀松,又望望窗外,想了想说:“嗯,那就搞点饭吧。”
毛泽东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吃饭,或在书房,或在卧室。由卫士用食盒提来,两菜一汤,一碗二米饭(大米小米蒸在一起),两碟小菜,一般是辣椒和霉豆腐。除非有客,毛泽东吃饭从来都是手不释卷。那一天,他斜坐在木椅上,两眼盯着报纸。大概是看到一篇好文章,那天的吃饭便格外有特色:两眼有神,神色随着报纸内容起伏变化。嘴巴无滋无味,单调地重复着咀嚼动作。右手像一只机械手,在菜盘和嘴之间运动,筷子始终落在一个盘子的固定位置上。结果,一盘炒空心菜只夹走少半边,筷子便夹不着菜了。
封耀松一直站在身边,见状悄悄转动了菜盘,让主席的筷子落在有菜的位置,又及时将荤素两盘菜调换了位置。
毛泽东嚼了几口,突然一怔,“嗯?”目光随着转向饭桌,露出警惕之色,似乎在说:“味道不对呀!”他想吐掉嘴里的菜。封耀松忙说:“是我把两盘菜掉了个个儿。”
“嗯。”毛泽东松口气,咽下嘴里的菜,“我说不对劲嘛。刚才还咯吱咯吱的,一下子变那么绵软呢……”他的目光又转向报纸。
“主席,吃饭的时候不要看了,影响消化。”封耀松这点知识还是保健医生教的。毛泽东倒听劝,放下报纸端起碗,三扒两扒将饭送入口中,便撂下筷子,拿着报纸朝办公桌走去。
封耀松一把拉住毛泽东的袖子:“主席,请你跟我出去走走。”
毛泽东盯住封耀松,用鼻音长长嗯了一声:“新官上任三把火啊!”封耀松随毛泽东走到院子里。毛泽东一边散步,一边做深呼吸,一呼一吸带着长长的声响,有时胸腔里也要哼出一道龙吟似的嘶嘶音,他感觉这样舒服极了……[2]
【注释】
[1]吴连登主编:《毛泽东饮食趣谈》,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版,第40~41页。
[2]吴连登主编:《毛泽东饮食趣谈》,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版,第43~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