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冀垂涎红辣椒毛泽东批评王鹤滨

王子冀垂涎红辣椒毛泽东批评王鹤滨

1949年8月,中共中央部分机关搬离香山,毛泽东进入中南海。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行政处副处长罗道让把王鹤滨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王鹤滨说:“鹤滨同志,上级决定派你到中南海做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叫我与你谈谈,看你有什么意见。”

王鹤滨当然知道这份任务的轻重。他沉思了好一会儿,像下定了决心,说:“我去,但我有点担心,怕做不好。”

罗道让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就这样王鹤滨来到了毛泽东身边。

有一天,值班卫士把王鹤滨叫到了毛泽东的起居室。王鹤滨看到在紫云轩过厅的餐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以及两个人用的餐具。王鹤滨站在那里出神的时候,毛泽东从寝室走了出来。毛泽东用手势示意王鹤滨坐在他的对面,王鹤滨听话地坐在了毛泽东对面,等待着毛泽东的指示。毛泽东没有什么指示,他招呼坐在那里愣神的王鹤滨:“王医生,今天请你来陪我一起吃饭。”说完,又微微一笑,幽默地说:“一个人吃饭没有意思,是吧?”

完全出乎意料,王鹤滨怎么也没想到今天主席是让他来作陪吃饭,他觉得这是个好事,不仅可以观察主席的饮食情况,还有机会聆听老人家的教诲。王鹤滨拿起了摆在眼前的筷子,高兴地和毛泽东一同进餐。

这是王鹤滨第一次陪毛泽东吃饭,刚开始的时候王鹤滨感觉很拘谨,总是低头自顾自吃自己的门前菜,常常是毛泽东这一点那一点地给王鹤滨夹菜,王鹤滨则紧张地站起来双手捧着盘子恭敬地盛接毛泽东夹给他的菜。毛泽东一边夹菜还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王鹤滨闲聊,让王鹤滨放松。

“王医生,这道菜你喜欢吗?我是喜欢吃的。”于是把一筷子苋菜放进了王鹤滨的碟子里。

“啊!你年轻,应该多吃些肉,是吧?”于是,毛泽东把几片卤牛肉夹到王鹤滨的菜碟里。

王鹤滨有点应接不暇了。

毛泽东又问:“按你们医生的观点,我们年纪大的人,只该多吃些青菜哟!”毛泽东风趣地说,夹起一筷子青菜放进口中。

“主席,动物油不要多吃。”上桌很久,王鹤滨总算找到机会说一句恰当的话。

……

毛泽东给王鹤滨夹菜的事不知怎么被汪东兴听说了。有一天,汪东兴和王鹤滨开玩笑:“王大夫,你陪毛主席吃饭时,不要只顾自己埋头苦干呀!”说完自己嘎嘎大笑起来,有些木讷的王鹤滨懵然不懂,竟然没明白汪东兴这话是什么意思。汪东兴只好直来直去:“你不能只管自己吃,老让毛主席照顾你呀!”王鹤滨这才明白汪东兴是什么意思,从那时候开始,王鹤滨才渐渐学会给毛泽东夹菜。

毛泽东喜欢让王鹤滨陪他一起吃饭,有时候,毛泽东请其他领导人吃饭也让王鹤滨作陪。久而久之,王鹤滨的儿子王子冀竟然也跟着沾了不少光,经常和毛泽东同桌吃饭。

周末的某一天,毛泽东又邀王鹤滨共进晚餐,王鹤滨也不客气,带着儿子就一起去了。那时王鹤滨的儿子王子冀还在上幼儿园,毛泽东很喜欢孩子,见了王子冀,毛泽东先打趣起孩子的爸爸:“王医生,很好嘛,你也当起妈妈来啦,身兼二职哟!”

然后,毛泽东又把脸转向孩子:“小娃娃,几岁啦?”王子冀怯生生地伸出四个手指头。毛泽东问“你妈妈呢?”王子冀开了口:“妈妈上学去了。”“想妈妈吗?”毛泽东一边问话,一边给孩子夹菜。王子冀吃着毛泽东夹的菜,渐渐感觉到不再陌生,瞅着和蔼可亲的毛泽东说:“想,想妈妈。”

这时,毛泽东发现王子冀的眼睛总是瞟向那一小碟鲜亮的、红绿相间的炒辣椒。毛泽东来了兴趣:“啊,小家伙,你想吃炒辣子啦?这东西可好吃啦。”说着,就夹起一截红辣椒,在孩子的眼前晃了晃。

王子冀刚要把嘴凑上去,却被他父亲拉开了:“主席,不要给他吃!”

王鹤滨想,这辣椒大人都会辣出汗,孩子哪受得了,被辣得哇哇一闹,这顿饭就搅了。毛泽东见王鹤滨阻拦,就把辣椒放进自己嘴里,还做出很好吃的样子,王子冀口水都快给逗下来了。

这时,毛泽东又夹了一截辣椒,送到孩子面前:“吃吧,可好吃啦,不要听爸爸的。”王鹤滨再次阻拦了毛泽东。王子冀却感觉有些奇怪:伯伯说好吃,又那么好看的东西,爸爸为什么就是不让吃呢?

辣椒还是被毛泽东自己吃了,但他带着批评的口吻对王鹤滨说:“你让他吃嘛,怕什么?让他上上当。不要把孩子教育成那样,使他以为大人都是好人,大人也有坏人嘛!”

在孩子面前,辣椒使毛泽东想到了培养孩子逆向思维的意识,想到了认知世界的复杂性。辣椒,真让毛泽东吃出了与别人不同的味道。[1]

【注释】

[1]王凡、东平著:《红墙医生——我亲历的中南海往事》,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37~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