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林推荐苏联烧鹅毛泽东赞美中国烤鸭

费德林推荐苏联烧鹅毛泽东赞美中国烤鸭

1949年12月6日,北京。白茫茫的大雪将北京装扮一新,火车站行人稀少。晚上6点多钟,毛泽东身披斗篷、头戴皮帽与随行人员陈伯达、叶子龙、汪东兴、师哲等踏着脚下厚厚的积雪,在西直门火车站登上了开往莫斯科的专列。专程送行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以及李家骥等一些警卫人员也一同登上了专列。专列由前卫车、主车、后卫车组成,专列内部装修得很漂亮,车厢内设有办公室、卧室、卫生间、客厅,还有秘书室、工作人员室。

毛泽东还没坐过这么高级的火车,感到很新鲜也很满意。毛泽东问滕代远:“这列车是哪里生产的?”滕代远介绍说:“这是美国送给蒋介石的,老蒋一次也没坐过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了。据说宋美龄坐过一次。”毛泽东和周围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毛泽东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此行一共有两个主题:第一是为斯大林祝寿,第二是准备与苏联签订一个条约。条约的具体谈判事宜将由随后去莫斯科的周恩来办理。所以,从尊重斯大林的角度考虑,中方告诉苏方,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就是给斯大林祝寿。

12月16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2时,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准时抵达莫斯科北站,受到苏联领导人莫洛托夫、布尔加宁、孟希科夫、葛罗米柯等人的热烈欢迎。

苏联方面在莫斯科市西南郊为中国党政代表团准备了一套豪华别墅——孔策沃别墅。孔策沃别墅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总面积一千平方米左右,位于莫斯科西郊,距克里姆林宫大约二十七公里,十二分钟车程,周围是茂密的森林。斯大林时代,这里一直是斯大林的私人别墅,它配备着当时最先进的保安系统,有两道围墙守护,其中一道围墙还有监视孔,负责别墅保安工作的是经验丰富的苏联军人。斯大林是一个多疑的人,但他可以在孔策沃别墅安心地休息生活,一般人是无法进入孔策沃别墅周边地区的。斯大林通常在莫斯科近郊的孔策沃别墅招待官员,出于安全考虑,斯大林对莫斯科的街道了如指掌,大家都知道斯大林要去孔策沃别墅吃饭,却不清楚斯大林会走哪条路去孔策沃别墅。

苏方考虑得非常周全,毛泽东到达孔策沃别墅的时候,餐厅里已经摆满了一桌丰盛的西餐。有欧洲大菜烧全鹅、烤火腿、烤牛排等,可以说相当丰盛。桌子上还摆满了俄罗斯风格的各种名酒,比如伏特加,格鲁吉亚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等。每个座位前都整齐地摆放着刀、叉子、勺和盘子。虽然毛泽东在专列上已经领略了一次别具风格的俄罗斯西餐,但是那阵势跟眼前的阵势又另当别论了,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王稼祥、师哲和苏方翻译费德林陪同毛泽东共进午餐。王稼祥在苏联留学多年,是苏联通。他首先向毛泽东介绍桌子上红黑各色的小盘食品:“主席,这是苏联有名的红鱼子和黑鱼子,许多苏联人都爱吃,请主席尝尝。”

“我尝一下!”毛泽东用叉子挑起盘子里的一点黑色鱼子,放进嘴里品味了一番,点头说,“嗯,是海里的鱼子。”

见毛泽东吃得高兴,师哲向毛泽东推荐一盆泛着红颜色的汤:“主席,这是罗宋汤,很好喝的。”

费德林见毛泽东对西餐感兴趣,立刻用俄语向大厅深处打了一声招呼,马上一位漂亮的女招待站到了桌前,她恭敬而熟练地为毛泽东盛了一碗罗宋汤。罗宋汤是发源于乌克兰的一种浓菜汤,成汤以后冷热均可享用,在东欧或中欧很受欢迎。在这些地区,罗宋汤大多以甜菜为主料,再加入马铃薯、红萝卜、菠菜和牛肉块、奶油等熬煮,也有些地方以番茄为主料、甜菜为辅料,因此呈紫红色。

毛泽东点头微笑着,向漂亮的女招待员表示谢意,然后面对着师哲说:“这么红的东西,叫罗宋汤,听说维生素A很多哩!”

师哲点头:“请主席尝尝。”

毛泽东试着用汤匙喝了一口,“嗯,味道不错!”

费德林见初来乍到的毛泽东对桌上的菜肴很感兴趣,心里也感到轻松愉快,便改用汉语直接与毛泽东交流,请毛泽东用餐。

毛泽东、王稼祥、师哲用餐的时候,费德林接了一个电话。

费德林回到餐桌上的时候,脸上明显地表露出喜形于色的神情,用汉语十分恭敬而热情地说:“尊敬的毛泽东主席,吃过午饭以后,请您休息,晚上6点钟请您到克里姆林宫会见斯大林同志。还有,苏联党和政府的主要成员也将在那里迎候您。”

毛泽东听了费德林的话也表现出由衷的高兴,用餐巾擦了擦嘴角,微笑着对费德林说:“好的,我一定准时到。”

费德林不失时机地说:“请毛主席品尝一下苏联厨师做的烧鹅,很好吃。”

毛泽东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使用刀叉的技巧,他用餐刀切下一小块鹅肉放进嘴里:“嗯,味道不错!”

费德林说:“那就请毛主席多吃一些。”

毛泽东说:“莫斯科的烧鹅的确不错,可以和北京的烤鸭媲美了!”

费德林谨慎地问:“哪一样更好吃一些呢?”

虽然费德林一直陪伴在毛泽东左右,但是面对如此敏感的问题,费德林还是没有得到期待的答案,毛泽东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北京的烤鸭好吃了!”

费德林一时语塞,不再探讨这个问题。

饭后,毛泽东被引进一处带有三个套房的豪华间休息。苏方人员离开后,毛泽东对师哲说:“多少年了,今天总算可以见到斯大林同志了!”

师哲说:“主席坐车已经很疲劳了,应该利用这段时间休息一下。过会儿见了斯大林,还不知道要谈到什么时候呢!”

毛泽东兴奋地说:“已经疲劳习惯了,我是不怕熬夜的。只要斯大林同志有兴趣,我们可以谈个通宵嘛!”

师哲再次劝说:“主席还是休息一会儿吧!”

这次,毛泽东像是听了师哲的话,脱掉脚上的皮鞋,在一张宽大的沙发床上躺了下来。[1]

【注释】

[1]邸延生著:《毛泽东两访莫斯科》,新华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84~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