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发誓不吃肉杨纯清调制素菜汤

毛泽东发誓不吃肉杨纯清调制素菜汤

1960年5月12日,毛泽东抵达武汉,住在东湖客舍的梅岭。

梅岭位于东湖西畔,坐落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那里是毛泽东晚年工作和生活过的一个比较隐秘的居所,被毛泽东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梅岭由三栋具中国传统风格的砖石建筑组成,分别命名为梅岭1号、梅岭2号和梅岭3号。梅岭1号是毛泽东的起居之所,主要包括会议室、办公室及卧室等。梅岭2号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有十多个房间和会议室、餐厅、接待室,是警卫人员的住处。梅岭3号是礼堂和游泳池。

千百年来,长江边上的黄鹤楼,犹如武汉江城历史的一面镜子,映照着人间的悲欢离合。黄鹤楼面对浩瀚江流,后有逶迤蛇山,登楼远望,天地广阔,吞吐万象,大气磅礴。1927年八七会议之后,心情沉郁的毛泽东赋词一阕:《菩萨蛮·黄鹤楼》,这首词在《诗刊》上发表后,黄鹤楼的声名就此流誉神州。

东湖宾馆素有“湖北中南海”之称。东湖湖面辽阔,水面达三十三平方公里。绿树葱郁,湖光潋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几乎每年都到武汉来。1953年2月16日,毛泽东来到武汉。东湖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仿佛世外桃源一般,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毛泽东就有了割不断的东湖情结,每年都要到东湖住上一段时间。毛泽东生前曾四十四次下榻东湖宾馆,每次少则十天半月,多则半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东湖宾馆是除中南海、西湖外,毛泽东工作、生活、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毛泽东之所以喜欢梅岭,史学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他一生喜欢梅花有关。梅岭这个充满诗意的名称,能引起毛泽东无限的遐思。

刚住下李银桥就和接待人员打招呼:“不要弄肉给主席吃,要不会发脾气的。”

3月毛泽东来湖北之前就已经给自己定了个“三不”,即不吃蛋、不吃肉、吃粮不超定量。说不吃就绝对一口不吃,不仅不吃肉,而且有二十多天吃饭也很少,有时候就吃一盘菠菜或者一盘马齿苋。抽烟也只抽湖北产的烟味很浓的珞珈山牌香烟。

有一天李银桥帮毛泽东做睡前按摩,发现毛泽东的脚脖子、小腿内侧,皮肉按下去一个坑好长时间都不起来,一点没有弹性,这是典型的浮肿。他有些忧虑地劝毛泽东:“主席,你太缺乏营养了,你看……”

还没等李银桥说完,毛泽东接过话头:“看什么,脚脖子都长胖了,你还说我缺营养。”

李银桥没办法,只好把情况汇报给王任重。王任重来到厨房,找到杨纯清师傅说:“你们一定要想办法,让主席在湖北吃好点。”杨纯清为此动了不少脑子。他将母鸡清炖,然后取出鸡肉,将鸡汤里的肉渣滤干净,最后把青菜叶下到汤里。

毛泽东喝了几口菜汤就发觉了里面的猫腻,他对李银桥说:“去问一问杨师傅,这菜汤怎么会有鸡汤味?”杨纯清回话:“大概是多放了一点味精。”事后汪东兴开玩笑说:“杨师傅的水平高,素菜汤能做出鸡汤味。”

那段时间,为了改善毛泽东的饮食,杨师傅和警卫战士没少下功夫,他们甚至在东湖里打猎,运气好的时候他们能打到野鸡、野鸭,偶尔还捉些鱼虾,丰富毛泽东的伙食。

但是毛泽东对那些山珍海味并不感冒,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所谓的山珍海味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些东西本来是老百姓吃的,一旦皇帝老子吃了,它的名望就提高了,到后来高不可攀,神乎其神起来。所以,那些有了权有了钱的人是肯定要想方设法弄来吃的。吃了皇帝老子吃的东西,自己便成了皇帝。这叫沾光吧。”

毛泽东说:“本人生来不高贵,故高贵之物不敢问津。”

毛泽东还说:“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了吃世界,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叫人,人跟动物就有这个区别。”[1]

【注释】

[1]章重著:《梅岭——毛泽东在东湖客舍》,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328~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