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岭设宴毛泽东划拳

杨家岭设宴毛泽东划拳

1941年1月27日是中国农历大年正月初一,中午中央机关在大食堂里设宴招待杨家岭村的群众。

杨家岭距离延安很近,由延安城向西北方向走两三公里,便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的所在地——杨家岭。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子,小到全村只有十几户人家。从1938年11月下旬开始,因为日本鬼子的飞机频繁轰炸延安城,中共中央从安全角度考虑,便由凤凰山搬迁到了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村庄。杨家岭原名不叫杨家岭,它是明朝工部尚书杨兆祖的宗室陵寝,所以这里原来的名字叫杨家陵,中共中央的驻地叫“杨家陵”,总是觉得有点别扭,于是1939年人们将其改为杨家岭。这里很幽静很隐蔽,四面环山,中间是一条小沟,很难被经常来延安轰炸的日军飞机发现。中共中央来到杨家岭后,在杨家岭先后建起了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大楼,开挖了石窑洞十四孔、接口石窑洞十九孔,建瓦房一百余间,并在山腰挖土窑洞一百余孔,从此这个小村庄开始“繁荣”起来。

还好村子不大,村里每家派来一名代表,毛泽东、朱德、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分坐在几个方桌子旁。虽然群众在村里经常能见到这些大人物,但是近距离接触这些“大官”的机会并不多,因此今天肩并肩地挨在一起吃饭饮酒,乡亲们都显得很不自然,有点放不开。已经开宴很久了,乡亲们依然默不作声地闷头饮酒。

毛泽东看着眼前的气氛笑了起来,率先端起酒杯说了一通很实在的话:“我这里等于是一次乡村聚会,我也是一户人家的代表,只是我这个户是大户,人多。你们把我们看成杨家岭一户人家、一位乡亲,大家就不会生分了。来来,喝酒,不要抹不开嘛……喝酒……”

杨家岭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这段实实在在的话说到了点子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乡亲们立刻放松了许多,大家端起大碗放量开喝。那时候的物质条件大家是可想而知的,老乡在家里肯定吃不到中央食堂里那些东西的,再说了又是过年,吃起来喝起来一会儿就把拘谨和矜持抛到了脑后。酒一下到肚子里,胆子立刻膨胀起来,喉咙里吼出来的声音也比平时高出了许多,早已经把中央这些“大官”忘到了一边。几个胆子大一点的老乡,一边端起碗来碰杯,一边大声地划起拳来。

老乡们喝酒比较好胜,他们自己喝好了似乎觉得还不过瘾,好像能灌醉这些陪酒的“大官”那才是真本事。于是几个老乡捅捅咕咕,第一个目标盯上了憨厚老实的朱总司令。但见朱总司令眼前摆着一个大酒坛子,一副来者不拒、无所畏惧的样子,似乎随时等待着别人的挑战。其实,朱德的酒量很一般,但是他摆出的那种姿态让老乡摸不着底细,一个个并不敢轻易挑战。于是,人们将目标移向了毛泽东。他们觉得毛泽东一副书生模样,一定没什么酒量。

毛泽东一看这些老乡冲自己来了,马上说:“我喝酒不行,喝酒不行。”

老乡们就等着这句话呢,你行我们可就不行了。老乡们敬起酒来是非常执着的,毛泽东怎么能拗过这些平时擅饮的老乡呢?只好端起大碗喝了一个底朝天。这下可坏了,杨家岭的老乡一家一个代表,纷纷端着手中的大碗向毛泽东走来……

“你们这是搞车轮战呀,我一个人怎么喝得过你们这么多人啊……不行不行……”

老乡们想想也觉得不太公平,于是有人提议和毛泽东划拳,划拳决胜负,谁输谁喝酒。

这时,毛泽东的警卫员不干了。主席什么时候划过拳,划不过还不是多喝酒!给主席灌醉了要难受好几天,要影响工作的……警卫员这么想着,就上前去阻止几个“胆大包天”的老乡。毛泽东却很不以为然,他摆摆手说:“不要扫老乡的兴,划拳就划拳嘛。”

“主席,划输了可是要喝酒的,一碗!”警卫员紧张地说。而此时老乡已端着大碗示威一样伸到了毛泽东的眼前。

“那当然喽!”毛泽东面色红润,没有一点要讨价还价的意思,只见他挽起袖子,准备应战。警卫员和其他桌子上的人们也瞪起眼睛,被毛泽东拉开的架势镇住了。

老乡们平时喝酒总是玩这套把戏,谁是高手大家早已经心中有数,于是推举了一个划拳老手,那架势是志在必得的。这时,其他桌子上的人们也都围拢过来,大家还从来没见过毛泽东划拳,同时也为毛泽东捏了一把汗!

划拳,一般是两人对坐,各自伸出右手,并按比赛规则比出0至5的数字,攥拳代表0,同时口中喊出0到10中的一个数字,谁喊出的数字与二人手指相加所得数字一致,谁就是赢家,对方被罚喝酒。如果双方都喊对了,算平局,继续再划。手比出的数字不能大于喊出的数字,那样算失误。划拳一般是有口诀的,各个地方的口诀稍有不同。比如:宝拳一对(双方都出拳,和为0)、独占一、哥儿俩好、三星照、四喜发财、五魁首、六六六、七巧、八匹马(还有“八马双杯”,双方手指均出4,这时输家要喝双杯)、快喝酒(9)、全来了(每人各伸出五指,加起来正好是10),等等。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划拳的技巧还是比较多的,一要快,出手快,嘴里报数快,大脑反应快;二要变化多,手指数字变化多,口中报数变化多,不让对方找到规律。

完全出乎大家所料,毛泽东出手极快,变化多端,让人眼花缭乱,对方根本不是毛泽东的对手。虽然大家第一次见识毛泽东划拳,但是从毛泽东出拳的水平分析,肯定不是第一次,估计在韶山乡居之时、长沙求学之暇,还是玩过的。他那只大手屈伸有致,变化莫测,让对手不知所措,张口结舌。往往在大家莫名其妙之中,对方已败下阵来。那自认是划拳高手的老乡根本不是毛泽东的对手,即使后来又上来几个,也都纷纷不堪毛泽东高妙手法的比拼,一个个败下阵来,喝得酩酊大醉。

大家瞠目结舌,一片惊呼,问毛泽东这绝招什么时候学的。

毛泽东哈哈大笑,说是瞎蒙的。又说,划拳就是不能和对方所报数字相同,两个人两只手,有十个指头,数字也在十以内,最好是出一个指头,或者出五个指头,这样相同的机会就少得多……

大家不解地问,我们见你经常伸出好几个指头,并不是出1和5啊!

毛泽东狡黠地眨眨眼,“这叫心理战术,我出了一次小数,他们下次就会叫小数,如果我再出小数,不是正撞人家枪口吗?要变幻莫测,和打仗一样。”

一个杨家岭的老乡和中国最伟大的、独一无二的、高深莫测的军事家划拳比赛,胜负还用猜吗?从此,乡亲们再和毛泽东同桌共餐,没有任何人敢和毛泽东比酒量了,更别说划拳论英雄了,他们甘拜下风。[1]

【注释】

[1]朱敏著:《我的父亲朱德》,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