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细嚼慢咽彭德怀心急火燎

毛泽东细嚼慢咽彭德怀心急火燎

1947年元宵节之后,国民党开始全面实施蒋介石的重点进攻战略,胡宗南调动二十三万人马,分五路开始进攻陕甘宁边区。3月18日上午前线消息说:敌人离延安已经不足十里!下午,枪炮声更密集也离得更近了,胡宗南的先头部队甚至已经进犯到延安近郊的吴家枣园,枪炮声在延安市内任何地方都隐约可闻。彭德怀急坏了,把警卫人员全部叫到自己的窑洞里,郑重其事地交代:“现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在关心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你们肩上责任很重,要绝对保证主席的安全,必要时,抬也要把他抬走!”

能不让人着急吗?胡宗南的部队已经兵临城下,毛泽东却浑然不觉一样,依然在延安王家坪的窑洞里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彭德怀今天的火爆脾气比平时更明显了许多,他之所以火烧火燎也是有针对性的。离开延安,对毛泽东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胡宗南最初给延安丢炸弹时,就有人担心得不得了:毛主席怎么还不过黄河?这要是万一碰上……炸弹可不长眼啊!毛泽东却始终若无其事:“怕什么?延安人民走完了我再走!”现在,炮弹都打到清凉山了,他还是一点儿都不着急。专心致志地忙着一大堆案头工作,警卫员跑进跑出,催促了一次又一次:“主席,马都备好了,就出发吧!你不走,叫我们怎么完成任务啊?!”

毛泽东微笑着说:“不要紧,来得及,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他走他的,我走我的,他在那个山头,我在这个山头,怕什么呀?”说着又不慌不忙拟写一份电文。这时,一发炮弹在不远处剧烈爆响,震得窑洞顶层的泥屑直往下掉。毛泽东抬头看了看,没有问题,仍旧埋下头飞快地写起来。警卫员没办法,只好打出周恩来的招牌:“周副主席也叫你快一点,再不走,就很危险了!”毛泽东干脆置之不理。

任弼时和习仲勋赶过来了,刚走到门口,正好与心急火燎的警卫员撞个满怀。警卫员说:“任秘书长、习副政委,你们来得正好,快去帮我们劝劝主席,再不离开危险性很大……”任、习二人急步冲进窑洞:“主席呀,敌人已经兵临城下,便衣队都到七里铺了,同志们都等得很急,你还是快一点儿离开的好!”毛泽东抬起头,一见是任弼时和习仲勋,笑了笑,一边照写不误,一边说:“就好喽,就好喽,去跟同志们说一说,先搞好先走,不要等。”

傍晚彭德怀再一次来到毛泽东的窑洞,彭德怀还在门外,他大声嚷嚷的声音就传到了窑洞里:“主席走没走?”门外警卫员嗫嚅,说没走。彭德怀张口就训开了:“怎么搞的嘛!你们是警卫员,我怎么跟你们讲的?要对主席安全负责嘛!”

毛泽东在里面接着彭德怀的话说:“不要批评他们了……”见彭德怀进屋,脸色很难看,毛泽东立刻笑着招呼道:“老彭啊,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哩。通知部队,要把房屋打扫干净,家具原样摆好,一点儿也不要破坏。我们过些日子还会回来的,是不是啊?”

“主席,你有什么指示,边走边说吧!”彭德怀努力做出平静的样子。毛泽东手头略微抓紧了些,嘴上却依然说:“就好,就好,你不要催我嘛!”彭德怀性子上来了:“这都么子时候了嘛,还不着急呀!你不急我可是着急,我是司令员,我要对你的安全负责;你是主席,你也要对全党、全军负责嘛!”

毛泽东终于忙完了,一边收拾桌子,一边笑着问:“机关都撤完了吗?”

“早撤光了。”大家抢着回答。

“群众呢?”

“走了,全撤离了。”

“嗯”,毛泽东满意地哼了一声,“好吧,吃饭!”

毛泽东不慌不忙地坐下来,有滋有味地吃起饭来。彭德怀急得直发毛,大家毫无办法,总不能让毛泽东饿着肚子上路啊!

毛泽东平时吃饭出奇地快,可以用狼吞虎咽来形容,今天却出奇地慢,甚至是细嚼慢咽。大家越是着急忙慌,毛泽东就越是慢条斯理,他下决心要看看胡宗南的兵是个什么样子!

彭德怀耐不住了,急得要上前夺毛泽东手里的筷子,但还是忍住了。“主席还不走,龟儿子的兵有什么好看的?走走走,部队代你看了,你一分钟也不要待了,马上给我走!”

毛泽东把碗中的最后一粒米扒进口中,放下筷子站起来说:“老彭同志啊,你好厉害哟,我执行……”毛泽东说着走出那孔窑洞。走了几步,忽又返身看了看窑洞里的那张床和桌椅板凳,然后一扭头,果决地离开了。默默走了一段,突然回头问彭德怀:“王震过河之后情况如何?”彭德怀说:“很好,已投入战斗。”毛泽东这才大步走向路边的汽车。[1]

【注释】

[1]吴连登主编:《毛泽东饮食趣谈》,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版,第38~39页;舒云:《毛泽东谈笑风生撤离延安》,《党史博览》2004年第6期,第30~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