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造:可从事较长时间、较高强度的体育活动,有能力适应一些突发事件和恶劣环境

十、扛造:可从事较长时间、较高强度的体育活动,有能力适应一些突发事件和恶劣环境

扛造,就是你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应对各种挑战。张教练和我的一个开心所在就是参加同学聚会和各种同龄人或非同龄人聚会、外出游玩,大家都会对我们投以羡慕嫉妒的眼光,并且认真请教“保养”秘诀。甚至是一些比我们年轻10岁、20岁的人,也会因为看到如此健康活力的未来,向我们请教健身问题。

在我20岁出头的时候,我曾经给我外婆写信说自己也许到30岁就会死去,把我外婆吓得够呛。因为在才20出头的我眼里,30岁的女性,已经老了,不仅体形走样,而且眼光呆滞、大脑迟钝,身体这里痛那里痛,毫无生活质量可言。然而当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我已经43岁,体形比18岁时更好,体力体能也轻松碾压23年前的自己,绝对不会认为年龄是女人不能言说的秘密,反而成为一种想要告诉别人的“惊喜”。

2019年5月我去成都开会,主办方甚至要求我在发言之前请大家猜我的年龄,来增加趣味性的互动,因为在他们看来,我只有30岁出头的样子,而实际上,当时我已经42周岁了。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趣谈,真正的“扛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应付极端的生活状态。比如生孩子带孩子,尤其是在孩子1岁之前。

孕期的负重生活就不多说了,不管是坐、卧、行、走,都要怀抱十几斤重(1斤=500克)的子宫和胎儿,加上自身体重的增加,对关节等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肌肉力量支撑,出现各种疼痛是必然的。

生产前长达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的阵痛、自然分娩等,也是高强度的大体力支出。我自然分娩了两个孩子,生完老二后自己从产床一个翻身到旁边的移动床上一躺,我笑着说:终于结束了,好舒服啊。当时医生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我是写文章的啊,怎么了?医生说:我还以为你是运动员,真是没见过体力这么好的产妇,全程不喊不叫不喘,脑子清醒,言语平静。生完小豆不到2小时我就抱着她在医院走廊溜达,母乳和排尿等都十分顺利。这些都和我长期坚持规律科学的运动密不可分。

产后1年之内,尤其是母乳妈妈,带孩子的工作十分繁重,夜里睡不好觉,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支撑,别说高质量照顾孩子了,自己体力不支,还会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失控。

更重要的是,你的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力量情况,直接影响到怀孕和生产的劳损问题以及产后恢复的质量和速度。比如腹直肌分离(小肚脯)、盆底肌松弛(漏尿)、妊娠纹、骨盆带疼痛以及一些体态问题,都和我们的肌肉力量情况密切相关。

本书这里就不展开过多叙述,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好的身体,扛造的身体,肌肉力量良好的身体,会有效降低怀孕、分娩、母乳、夜间带孩子等给你造成劳损和伤害的概率,我们不要仅仅指望所谓“产后康复”,一定要从产前,从你还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养成规律运动、管理身体的好习惯。

第二,应付极端的工作压力。

张教练有一个真实的案例。那时候他还在健身房工作,有一个私教会员,很年轻,当时应该是在26岁左右,是一个大品牌连锁海鲜酒楼的经理,在老板的直接领导下,大量的工作安排都要由他负责。每天熬夜,只有很少的睡眠时间。每次见到他时,他都是一身疲惫,只是仗着还年轻,还能勉强坚持。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反馈给张教练的是,虽然工作生活状态依旧,但通过训练,他明显感觉到,精神状态比以前要好很多,每次熬夜之后,不再是那么极度疲乏了。

这只是个案例,绝不是鼓励大家在锻炼之后肆无忌惮地挥霍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基础。类似案例不止一个,这里想说的是,就算这种因为工作忙,而不是很规律的训练,也会给身体带来明显的收益,如果你能更好地安排生活和训练,有规律的作息+科学的训练,一定会收获一个你意想不到的让你惊喜的身体。

第三,可参加高强度、高难度的体育活动。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接触到的体育项目也越来越多,从室内更多走向户外,对身体的要求越来越高。

张教练去新西兰徒步,4天70千米的山间野路,很多地方都需要手脚并用,而且是负重几十千克走完全程,如果没有非常好的心肺能力和力量,这样的徒步怎么可能顺利完成,成为美好的人生体验呢?只能是人生酷刑。

再有近些年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说,一些人在户外运动中,由于体力不支导致了安全问题。很多事故也都是由于体力不支导致判断失误,结果出现意外。更有常见的关节运动损伤。没有科学的训练提升身体能力,这些运动往往成了自残行为,而不能带来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