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天 远距臀桥

第21天 远距臀桥

3组×15~30次

练习部位:臀部、大腿后侧

起始姿态:身体仰卧,屈腿,膝关节角度大于90°,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勾脚尖,膝关节与脚尖同方向。挺胸、挺腹,腰背收紧。

动作轨迹:用臀、腿、腰背的力量将身体抬起,挺髋、挺腹、挺胸至最高点,微停顿,肌肉顶峰收缩。之后臀部主动伸展,将身体下放还原至地面。动作时两脚间距相等,腰部收紧不放松。

呼吸节奏:起桥时呼气,下放时吸气。

易犯错误

下放时腰背放松,贴实地面,动作全程应该保持腰背收紧,只有肩胛及臀部可以接触地面,腰及中背部,尽量悬空抬起。

大腿前侧参与,有蹬地发力的情况,身体向头顶方向发生位移。

膝关节角度不够大,和近距臀桥区别不大。

特别提醒 远距臀桥和近距臀桥相比,大腿后侧参与发力更多。

大腿前侧一定要尽力放松。有不少学员反馈说,小腿前侧会抽筋,这是因为勾脚尖太用力。勾脚尖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我们不去用蹬地的力量抬起身体,所以不用狠命勾脚尖,把脚尖正常勾起即可。

臀桥类的动作,如果细节掌握不好,臀部受力就会减弱,就算做了很多次,臀部也不会有太大感觉,动作效率很低。另外,收臀的幅度也受限于训练者的髂腰肌柔韧性。如果髂腰肌柔韧性不好,髋部打开幅度太小,那么,臀部收缩的幅度也就很小,训练效果就很一般。所以,如果你的髂腰肌柔韧性差,在每次做臀桥之前,应先拉伸髂腰肌。平时也多留出些时间,经常拉伸身体肌肉弹性差的部位。

很多初学者对身体的柔韧性有不少误解,会把柔韧性训练看成是独立的一种身体训练,或者仅仅看作是缓解力量训练之后肌肉酸痛的方法。但是我们认为,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必须相辅相成,才能让我们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并使身体表现出更好的协调性,让我们的身体更好用。

从臀桥这个动作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我们的髂腰肌柔韧性不好的时候,会影响到臀桥的动作幅度,而动作幅度直接和肌肉受力大小有关系。目标肌肉受力小,动作效率低;目标肌肉受力大,动作效率就会高。所以,在力量训练中,我们会从自己完成动作的质量上,尤其是动作的角度和幅度上,了解到我们的身体,在哪些部位的柔韧性还有待加强,那么,就需要多拉伸这些部位,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动作,做到标准、高质量、高效率。

同时,柔韧性也不是越强就一定越好:因为柔韧性好,意味着关节灵活性高,但稳定性差,为了保证训练的安全指数,就需要我们有更强的肌肉力量,来实现关节的稳定。所以,我们不仅要经常拉伸柔韧性不好的部位,那些柔韧性好的部位,也要加强力量训练。二者互为辅助,互相成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