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上手的动作

一、简单易上手的动作

这里之所以把“简单易上手的动作”首先提出来说,是因为我们看到,不少新手刚开始健身没多久,就放弃了。究其原因,就是一开始把健身想得太简单了,什么动作在他们的眼里,都特容易,都想试试。结果一次下来,发现完成动作很困难,甚至根本做不到,挫败感强,并且把自己搞得很辛苦,过度疲劳。有毅力能多坚持几天的,最后也发现,实在扛不住了,也就放弃了。

更有甚者,选择了难度高且强度大的动作,一次训练就让自己受伤,直接进入“康复训练”阶段,甚至直接住院手术。所以,在入门阶段,无论你是否曾经有过专项体育训练经历,在健身训练方面,一定要先摆正心态,虚心从头学起,放慢节奏,打好基础。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强调?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遇到过太多曾经的运动员,自以为什么都懂,身体基础好,不把健身训练当回事,最后导致受伤,不能继续训练的情况。隔行如隔山,相似不相同。

如果你是一个毫无运动经验的新手,就更要重视打基础的阶段,这将决定你以后的进步速度。

在入门阶段,我们要从简单易上手的动作开始,这里说的“简单”,只是相对难度系数高的动作而言。例如手臂二头弯举的动作,相比腿部蹲起的动作,关节参与少,身体姿态相对稳定,易于控制。

在这些相对简单的动作练习中,我们开始学习对身体的控制,学会孤立局部,稳定全身。其实,无论动作中,参与活动的关节有多少,都涉及全身的控制。练习中,不直接参与活动的部位,不代表不参与动作。那些静止不动的部位,往往是参与平衡、稳定、控制的重要部位,比直接参与活动的部位,在动作中要求更高。

例如二头弯举这个动作,看上去只有肘关节在做屈伸,其实,肩背部会用同样多的力,才能保持动作的正确姿态。所用力量越大,保持动作稳定的肌肉群受力也就越大。在我们的训练计划中,经常会把弯举的动作和肩背部的练习放在一起,以强化肩背部的训练效果。

这些看上去“简单”的动作,由于训练部位相对集中,整体参与训练消耗量小,所以容易掌握,好坚持,不易产生挫败感。在初始阶段,我们通过这类动作练习,可优先养成一个“注意力集中、协调全身”的良好动作习惯。

本书28个动作设计,就是来自这个思路,让新手尽可能在安全的状态下,快速入门,初见成效,进入状态,养成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