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压力测试与支柱二
支柱一是监管部门对银行监管资本要求的最低限。《巴塞尔资本协议》预计实际需要的监管资本应高于这个最低限[15]。因此《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资本规定应该被视为,支柱一的程式化要求与支柱二缓冲区判断的一个补充部分。所以监管资本随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实际上取决于监管机构是否以抵消或提高支柱一要求的方式,来指导支柱二缓冲的实施”。(Gordy和Howells,2004年)监管者在支柱二下调整资本水平要求的能力,是提议中可用于缓解顺周期性的第二个主要因素(第一个是在支柱一下计算特定参数的时间框架)。
对资本充足率进行压力测试的结果在这些调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压力测试是在支柱二的原则的要求下作出的,而原则二则指出了检查压力测试结果的监管责任(对银行内部资本充足性的全面评估的监督之一)。事实上,协议明确指出,“监管当局应检查压力测试的执行情况,直接用压力测试的结果,判断银行是否应在高于支柱一最低监管资本充足率水平之上经营。监管当局应针对银行资本不足的程度,作出相应反应,通常是要求银行降低风险和/或持有超额资本/拨备,确保目前资本水平能够同时满足支柱一的要求和压力测试反映出的结果。”(第765段)
虽然与压力测试相关的原则是很清楚的,但是实际形式却很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希望给予地方监管者进一步的指导权限)。支柱一指出了通常压力测试需要考虑的一系列因素,例如经济或行业下行、市场风险事件或者流动性条件变动。同时,信贷风险压力测试并不需要银行考虑最差情况,只需考虑“温和衰退的情况”。这种可能情况的例子是“连续两个季度零增长,同时保守地考虑银行在国际范围内的风险分散,以评估对银行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的影响。”(第435段)。
虽然目前缺乏详细资料,但是这对压力测试是否能够解决顺周期性问题起到了实质性作用。压力测试通常并不针对周期或者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房价平稳下调30%可视为对房地产市场暴露的压力测试。然而,一方面,如果房价近期内快速上涨,那么压力测试就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房价下跌时,平稳的测试就越来越严格了。
近年来,在权益价格降低的时候,保险公司进行偿付能力测试,其间就显示出了根据市场状况调整压力测试的重要性。偿付能力压力测试结果的不理想使得保险公司出售权益,加速了市场趋势。因此,依据不同的形式,压力测试可能潜在地导致市场状况的恶化,而不是抵消潜在的顺周期性。
总的来说,压力测试带来的缓冲作用,已经清楚地起到了解决顺周期性问题的作用,事前这种缓冲作用并不明显,而且其作用取决于测试的形式。在现有仲裁体系下,这也会因为不平等申请,在公司之间或监管主体之间导致竞争性问题。压力测试不同方法的进一步讨论及其与监管资本规定的联系,也许会阐明这些问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