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连动式的个性特征
1.连动式中的动词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时态取值Haspelmath(2016)曾提出,在所有的连动式中,动词都具有相同的时态取值。对于现代汉语连动式中时和体的情况,刘丹青进行了考察,并提出现代汉语连动式对时态的单一性限制很明显,而对体的单一性限制基本不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一点,类型学家Aikhenvald和Dixon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提出连动式的特征是几个动词只有一个时态、一个体、一个极性赋值(要么肯定,要么否定)。也就是说,连动式除了共享时以外,还共享相同的体貌。对此,刘丹青进行了解释:时间是更外部的框架,作用于事件整体,而体是事件内部的过程关照,作用于其中的微事件。通过对《金瓶梅词话》连动式进行考察,我们发现,《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的动词通常具有相同的时态取值,但也有少数连动式中的动词具有不同的时态取值,如:
(a)明日叫媒人,即时与我拉出去卖了!(《金瓶梅词话》第44回)
(b)那两个那有心想坐,只待出去与李三、黄四分中人钱了,假意说有别的事,急急的别去了。(《金瓶梅词话》第53回)
(c)常时节道:“我方走了热剩剩的,正待打开衣带扇扇扇子,又要下棋?也罢么,待我胡乱下局罢。”(《金瓶梅词话》第54回)
(d)保儿上来,打抹春台,才待收拾摆放案酒,忽见帘子外探头舒脑,有几个穿蓝缕衣者,谓之架儿,进来跪下。(《金瓶梅词话》第15回)
(e)到次早起来,别无他话,只差小玉问官哥下半夜有睡否,还说:“大娘吃了粥,就待过来看官哥了。”(《金瓶梅词话》第53回)
(f)因望着金莲说:“昨日王妈妈来说何九那兄弟,今日我已开除来放了。”(《金瓶梅词话》第76回)
(g)于是二人连忙将银往各处置了布匹,装在扬州苗青家安下,待货物买完起身。(《金瓶梅词话》第81回)
上述例句中,连动式中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均受同一个时间修饰语的修饰,具有相同的时态取值。例如,在例(a)中,连动式中的动词短语均受时间修饰语“即时”修饰;在例(c)中,连动式中的动词短语均受时间修饰语“正”“待”修饰;在例(f)中,连动式中的动词短语均受时间修饰语“今日”“已”修饰。
(h)王八见无人,尽力向我手上捻了一下,吃的醉醉的,看着我嗤嗤待笑。(《金瓶梅词话》第22回)
(i)正摆上饭来吃,小厮来安来报:“应二爹来了。”(《金瓶梅词话》第69回)
(j)就见那惠莲跳下来,把酒拿起来,才待赶着摔了去,被一丈青拦住了。(《金瓶梅词话》第26回)
(k)可霎作怪,正走在城外他姑娘家投住,一条索子拴将来。(《金瓶梅词话》第100回)。
上述例句中,连动式中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具有不同的时态取值。例如,在例(h)中,“待”单独修饰其后的动词“笑”,表将来时,而前面的“看着”为进行时;在例(i)和例(k)中,“正”单独修饰其后第一个连动项“摆上饭来”“走在城外”,表过去进行时,其后连动项“吃”“他姑娘家投住”为过去将来时。
上述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时间副词的演变有关,另一方面与汉语时体表达的特殊方式有关。鉴于汉语缺乏形态上的时态范畴,我们难以测试汉语连动式各个动词的时态特征,刘丹青在对汉语连动式的时态范畴进行考察时,也只能借助表达时态语义的时间词语(名词、副词等)。“一定的语法意义只有同一定的语法形式相结合,才能被确认为语法范畴。不少学者认为汉语没有时范畴,并不等于汉语没有时的观念,只不过‘时’的意义在汉语中用的是词汇手段(时间名词或副词)来表示,因为它没有和一定的语法形式相结合,不应立为时范畴”[12]。“众所周知,汉语是拥有体的表达方式的语言。相比其他语言来说,汉语缺乏表达时间的语法手段,而且不具有时间范畴。因而,在汉语句子中,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一般是不加区分的。不存在现在时和非现在时的对立,甚至像过去时与非过去时的对立这种在语言类型学研究中被确认为较普遍的现象,在汉语里也不存在。至于将来时,它既可归于时间意义,也可归入情态范畴。它可以用副词来表达,但从未成为强制性手段”[13]。
从语料考察的情况来看,《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的动词大部分都具有相同的时态取值,但也存在一些特殊用例,少数连动式中的动词具有不同的时态取值。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若将上述例句中的时间副词换成时间名词,上述例句就都不成立了。这也许与副词所表达的意义更虚有关。
2.连动式中的动词可以有各自单独的时间修饰语
不少类型学家都认为,连动式中的动词不会有各自单独的时间或事件位置修饰语。[14][15]通过考察语料,我们发现,对于《金瓶梅词话》中的连动式而言,动词通常不会有各自单独的时间修饰语,但也存在动词受时间修饰语单独修饰的特殊情况,如:
(a)那琴童看着待笑,半日不言语。(《金瓶梅词话》第46回)
(b)年除岁末,渔翁忽带安童正出河口卖鱼,正撞见陈三、翁八在船上饮酒,穿着他主人衣服,上岸来买鱼。(《金瓶梅词话》第47回)
例(a)中的“待”单独修饰其后的动词“笑”,表过去将来时。例(b)中的“正”单独修饰其后第二个连动项“出河口”,表过去进行时。
从语料考察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明清汉语连动式中的动词都具有相同的时态取值,通常没有各自单独的时间修饰语,但也存在一些特殊用例,主要涉及一些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搭配使用。这一方面与汉语时间副词的演变有关,另一方面与汉语时体表达的特殊方式有关。
3.连动式中如果只有一个人称、时态、语气或否定标志,其不一定出现在边缘位置Haspelmath(2016)提出,如果只有一个人称、时态、语气或否定标志,它出现在边缘位置,即在第一个动词之前,或在最后一个动词之后。
对于连动式中出现的人称、时态、语气或否定标志等的位置问题,类型学家多有关注,Haspelmath、Aikhenvald等类型学家普遍认为,上述语法标志在连动式中均出现在边缘位置,即在第一个动词之前,或在最后一个动词之后。通过考察人称、时态、语气、否定标志在《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的位置,我们发现,《金瓶梅词话》连动式在上述标志方面均体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具体情况如下。
(1)人称标志
在人称标志方面,在《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人称代词既可以出现在边缘位置,即第一个动词之前或最后一个动词之后,也可以出现在核心位置,即第一个动词之后,如:
(a)开了河,你早起身往下边接船去。(《金瓶梅词话》第79回)
(b)经济道:“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怪不的说舌的奴才,到明日得了好?大娘眼见不信他。”(《金瓶梅词话》第83回)
(c)王八见无人,尽力向我手上捻了一下,吃的醉醉的,看着我嗤嗤待笑。(《金瓶梅词话》第22回)
例(a)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出现在边缘位置,位于第一个动词前。例(b)中的“大娘眼见不信他”意为“吴大娘亲眼见过后不相信他”,“他”指的是“说舌的奴才”,第三人称代词“他”也出现在边缘位置,位于最后一个动词之后。但在例(c)中,第一人称代词“我”并没有出现在边缘位置,而是位于第一个动词之后,处于核心位置。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形式相同,相对英语而言,没有严格的人称一致表达法。
除了人称代词直接充当连动式中的主语或宾语成分这种情况之外,当人称代词充当连动式中介宾短语的宾语成分时,同样既可以出现在边缘位置,也可以出现在核心位置,如:
(d)春梅道:“明日叫媒人,即时与我拉出去卖了!”(《金瓶梅词话》第44回)
(e)玳安悄悄进来替他禀问,被西门庆喝了一声,唬的众人一溜烟走了。(《金瓶梅词话》第68回)
(f)春梅床头上取过睡鞋来与他换了,带上房门出来。(《金瓶梅词话》第51回)
在例(d)连动式“即时与我拉出去卖了”中,介宾短语“与我”充当连动式的状语成分,此时人称代词“我”位于第一个动词之前,处于边缘位置。在例(e)和例(f)连动式“玳安悄悄进来替他禀问”“春梅床头上取过睡鞋来与他换了”中,介宾短语“替他”和“与他”均充当第二个连动项的状语成分,此时人称代词“他”位于第一个动词之后、第二个动词之前,处于核心位置。这与汉语状语位置的灵活性有关。在汉语中,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成分时,既可以出现在句首或句尾,也可以出现在句中,而在英语中,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成分时,通常出现在句首或句尾的边缘位置。
(2)时态标志《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的时态标志既可以出现在连动式中的第一个动词前,也可以出现在连动式中的其他动词之前,对此前文已有论述,因此不再赘述。
(3)语气标志
在语气标志方面,汉语的语气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在《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如果只有一个语气标志,它既可以出现在边缘位置,也可以出现在中间位置。
徐晶凝指出,“在汉语中,语气在语音层、词汇层和语法层都可以得到体现,汉语的语气表达方式主要有六种,即语调、语气助词、叹词、语气副词、句法格式、同义选择”[16]。在汉语中,用句法格式表达语气,主要有动词重叠、异位、追加、固定句子格式等句法形式。
如果从语气副词、语气词和动词重叠这三个方面来看《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语气标志的位置问题,我们就可以发现《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语气词和语气副词处于边缘位置,但动词重叠表语气则位于连动式的核心位置。语气词一般位于连动式末尾,语气副词一般位于连动式前部,具体用例如下:
(a)二人只在楼上说话未了,只见武大买了些肉菜果饼归来,放在厨下,走上楼来,叫道:“大嫂,你且下来安排则个。”(《金瓶梅词话》第1回)
(b)西门庆道:“既如此,你快拿个灯笼接去罢。”(《金瓶梅词话》第34回)
(c)知县喝道:“你既娶下娼妇,如何又问他要饭吃?尤说不通。”(《金瓶梅词话》第92回)
(d)常时节道:“我方走了热剩剩的,正待打开衣带扇扇扇子,又要下棋?也罢么,待我胡乱下局罢。”(《金瓶梅词话》第54回)
(e)刘婆子看了,说:“哥儿着了些惊气入肚,又路上撞见五道将军。不打紧,烧些纸儿退送退送,就好了。”(《金瓶梅词话》第48回)
在例(a)连动式“且下来安排则个”中,语气副词“且”位于第一个动词前,近代汉语祈使语气词“则个”位于连动式末尾,两种表达方式共现表委婉的祈使语气。例(b)连动式“快拿个灯笼接去罢”中,语气词“罢”位于连动式末尾,表祈使语气。例(c)连动式“如何又问他要饭吃”中,语气副词“如何”位于连动式最前部,表反问语气。例(d)和例(e)连动式“正待打开衣带扇扇扇子”和“烧些纸儿退送退送”中,动词重叠式“扇扇”和“退送退送”位于连动式的核心位置,都表示舒缓轻松的语气。
英语以动词为中心进行语气表达,英语的语气表达与时体等语法范畴结合紧密,而汉语的语气与动词时体的关系不大。从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和语气系统来看,汉语的语气表达并不以动词为中心,汉语的语气不通过动词变形来表示。汉语的语气属于整个小句,与动词的时体关联不大,语气标志不一定出现在边缘位置。
(4)否定标志
在否定标志方面,《金瓶梅词话》连动式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金瓶梅词话》连动式的否定标志不一定出现在边缘位置,它既可以出现在连动式中第一个动词前,也可以出现在连动式其他动词之前,且两种情况都很普遍,如:
(a)王婆只推不看见,只顾在茶局子内搧火,不出来问茶。(《金瓶梅词话》第2回)
(b)玉钏儿道:“俺姐姐家中有人包着哩,好些时没出来供唱。”(《金瓶梅词话》第32回)
(c)伯爵一见,便说:“这个却怎样儿的?我还没送礼儿去与他,他来请我,怎好去?”(《金瓶梅词话》第78回)
(d)妇人道:“我这两日身子有些不快,不曾出去走动。”(《金瓶梅词话》第85回)
(e)这钺安儿早已知此消息,一直躲在潘金莲房里不出来。(《金瓶梅词话》第26回)
(f)周守御娘子有眼疾不得来,差人来回。(《金瓶梅词话》第78回)
(g)小玉到上房回大娘,只说:“罄身子去了,衣服都留下没与他。”(《金瓶梅词话》第85回)
(h)众人都熬了一夜没曾睡。(《金瓶梅词话》第62回)
(i)正说的热闹,只见那陈经济要与西门庆说话,跟寻了好一回不见,问那玳安,说在月娘房里。(《金瓶梅词话》第57回)
(j)三寸气断去弗回,改头换面无遍数。(《金瓶梅词话》第80回)
上述例句中,有的连动式中否定标志出现在边缘位置,有的连动式中否定标志并没有出现在边缘位置,而是出现在中间位置。
至于否定的句法位置这一特性,是Haspelmath(2016)基于将否定作为小句的判定标准而提出的,但通过前文中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一标准并不适用于明清时期的汉语连动式,因而否定词在汉语连动式中并不一定处于边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