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南北官话连动式的比较

二、清代南北官话连动式的比较

(一)清代南北官话连动式的共同点

《儿女英雄传》与《跻春台》连动式的发展均较为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形式数量较多

从结构形式来看,《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分别出现了由2个连动项、3个连动项、4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由2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除去把字句和被字句,共计出现了97个结构形式小类,836条例句。其中,“X1+X2”类连动式共计51种结构形式,“AVD+X1+X2”类连动式共计36种结构形式,“X1+X2+C”类连动式共计7种结构形式,“AVD+X1+X2+C”类连动式共计3种结构形式。《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与把字句搭配使用共28例,20种结构形式小类;与被字句搭配使用仅出现1例。由3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共计50例,39个结构形式小类。由4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共计7例,7个小类。

从结构形式来看,《跻春台》连动式中分别出现了由2个连动项、3个连动项、4个连动项、5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由2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除去把字句和被字句,共计出现了93个结构形式小类,4205条例句。其中,“X1+X2”类连动式共计65种结构形式,“AVD+X1+X2”类连动式共计27种结构形式,“X1+X2+C”类连动式仅出现1例,未出现“AVD+X1+X2+C”类连动式。《跻春台》连动式与把字句搭配使用共218例,46个结构形式小类;与被字句搭配使用,共出现3例。由3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共计362例,126个结构形式小类。由4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共计25例,22个小类。由5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共计2例。

2.连动式由多个连动项构成

由3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在《儿女英雄传》中共出现54例,41个结构形式小类,在《跻春台》中共出现218例,46个结构形式小类;由4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在《儿女英雄传》中共出现7例,7个结构形式小类,在《跻春台》中共出现26例,23个结构形式小类;由5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在《儿女英雄传》中没有出现,在《跻春台》中出现了2例。

3.连动式与其他句式搭配使用

《儿女英雄传》和《跻春台》中均出现了大量连动式与把字句搭配使用的用例以及少量连动式与被字句搭配使用的用例。其中,《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与把字句搭配使用共29例,21种结构形式小类,与被字句搭配使用仅出现了1例;《跻春台》连动式与把字句搭配使用共218例,46个结构形式小类,与被字句搭配使用共出现3例。

(二)清代南北官话连动式的不同点

《儿女英雄传》连动式比《跻春台》连动式更为复杂,主要体现在结构形式和构成成分两个方面。

1.结构形式

(1)形式类别

《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结构复杂的形式类别更多。《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除去把字句和被字句,由2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共97个结构形式小类,其中,“X1+X2”类连动式共计51种结构形式,“AVD+X1+X2”类连动式共计36种结构形式。《跻春台》连动式中,除去把字句和被字句,由2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共93个结构形式小类,其中,“X1+X2”类连动式共计65种结构形式,“AVD+X1+X2”类连动式共计27种结构形式。《儿女英雄传》中,“AVD+X1+X2”类连动式的结构形式类别更多。

《儿女英雄传》中,“X1+X2+C”类连动式共计7种结构形式,“AVD+X1+X2+C”类连动式共计3种结构形式。《跻春台》中仅出现1例“X1+X2+C”类连动式,没有出现“AVD+X1+X2+C”类连动式。

(2)状语连用情况

《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出现了大量多个状语连用的用例,如:

那跟来的店伙惦着他店里的事,送下公子,忙忙的在店门口要了两张饼吃了,就要回去。(《儿女英雄传》第4回)

这其间张姑娘心细,听了这话,便问十三妹道:“姐姐,你方才苦苦的不肯说个实在姓名住处,将来给你送这弹弓来,便算人人知道有个十三妹姑娘,到底向那里寻你交代这件东西?”(《儿女英雄传》第10回)

两个和尚也帮着搭那驮子,搭下来往地下一放,觉得斤两沉重,那瘦的和尚向着那秃子丢了个眼色,道:“你告诉当家的一声儿,出来招呼客呀!”那秃子会意,应了一声。(《儿女英雄传》第5回)

上述例句中,连动式“要了两张饼吃了”之前出现了2个状语成分,分别为形容词重叠式“忙忙的”和介宾短语“在店门口”;连动式“寻你交代这件东西”之前出现了两个状语成分,分别为语气副词“到底”和介宾短语“向那里”;连动式“搭下来往地下一放”中,第二个连动项“放”前出现了两个状语成分,分别为介宾短语“往地上”和数词“一”。

这些连用的状语成分有的出现在连动式前,对其后的连动项进行共同修饰;有的出现在连动式中,对其后的连动项进行单独修饰。《跻春台》连动式中虽然也出现了多个状语成分连用的情况,但用例相对较少,尤其是2个以上的状语成分连用的用例不多,且《跻春台》连动式中状语成分较为简单。

2.构成成分

《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的状语和补语的构成成分均复杂多样,《跻春台》连动式中的状语成分较为简单,《跻春台》连动式中的补语成分虽然类别丰富多样,但在分布态势上主要由简单成分构成。下面将逐一进行举例说明。

(1)状语成分

①《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的状语成分

《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的状语成分不仅可以由副词、形容词及形容词的重叠式、数词、数量名短语、数量短语及数量重叠式、介宾短语等充当,还出现了由比况短语、状中短语和动宾短语充当状语成分的用例。具体用例如下。

“太太,你道如何?”太太还没及答话,公子正在那里检点那些考具的东西,听见老爷的话,便过来规规矩矩、漫条斯理的说道:“这话还得请父亲斟酌。”(《儿女英雄传》第1回)

上述例句中,形容词重叠式“规规矩矩”和形容词“漫条斯理”连用充当状语成分。

因此邓九公走后,忙忙的便把书房收拾出来,一个人冷清清的下帷埋首,合那班三代以上的圣贤苦磨。(《儿女英雄传》第32回)

上述例句中,数量名短语“一个人”和形容词重叠式“冷清清”连用充当状语成分。

说着,便有他家的几个门馆先生合他徒弟们迎出来,内中也有几个戴顶戴的,一个个都望着老爷打躬迎接。(《儿女英雄传》第39回)

却说那公子立起身来,站稳了,便把两只手倒转来,扶定那弓面子,跟了女子一步步的踱进房来。(《儿女英雄传》第6回)

上述例句中,数量重叠式“一个个”和“一步步”、副词“都”、介宾短语“望着老爷”充当状语成分。

公子一一的答应致谢。(《儿女英雄传》第3回)

上述例句中,数词重叠式“一一”充当状语成分。

先觉得分量沉重,重复在月光之下翻覆一看,口中大叫,说:“了不得,险些儿不曾误了大事!”(《儿女英雄传》第11回)

上述例句中,动词“重复”和介宾短语“在月光之下”连用充当状语成分。数词“一”充当状语成分,单独修饰第二个动词“看”。

没奈何,一个人踽踽凉凉站在云端里一望,才看出云外那座天。(《儿女英雄传》首回)

他接过那封信去,且自不看,先拿眼镜儿,又擦眼镜儿,然后这才戴上眼镜儿;好容易戴上眼镜儿了,且不急急的抽出那封信来看,先自细看那封信信面上的字。(《儿女英雄传》第40回)

上述两例中,形容词重叠式“踽踽凉凉”和数量名短语“一个人”连用充当状语成分;语气副词“且”、否定副词“不”和形容词重叠式“急急”连用充当状语成分。

起初何尝不也弄了个香炉,焚上炉好香,坐在那里收视返听的想要坐成个“十年面壁”;怎禁得心里并不曾有一毫私心妄念,不知此中怎的,便如万马奔驰一般,早跳下炕来了。(《儿女英雄传》第24回)

上例中,形容词性短语“收视返听”充当状语成分,修饰第二个连动项。

恰巧走到青云堡,走得一身大汗,口中干渴,便在安老爷当日坐过的、对着小邓家庄那座小茶馆儿、歇着喝茶。(《儿女英雄传》第21回)

上述例句中,介宾短语“在安老爷当日坐过的、对着小邓家庄那座小茶馆儿”充当状语成分,修饰其后两个连动项,其中,介宾短语中的宾语成分由多个定语连用的定中短语构成。

这日恰好梁材从临清雇船回来,雇得是头二三三号太平船,并行李船、伙食船,都在离此十馀里一个沿河渡口靠住。(《儿女英雄传》第21回)

上述例句中,名词短语“这日”、副词“恰好”和介宾短语“从临清”连用充当状语成分。

只是一会儿价回过头来往后看看,拿我这么一个人,竟缺少条坟前拜孝的根,我这心里可有点子怪不平的。(《儿女英雄传》第32回)

上述例句中,语气副词“只是”和时间副词“一会儿价”连用充当状语成分。

所以我的主意,打算暂且不带家眷,我一个人带上几个家人,轻骑减从的先去看看路数。(《儿女英雄传》第2回)

却说邓九公收拾完了出去,十三妹便也合褚大娘子蹑足潜踪的走到那前厅窗后窃听,又用簪子扎了两个小窟窿望外看着。(《儿女英雄传》第17回)

上述例句中,均出现了动宾短语充当状语成分的情况,“轻骑减从”是定中短语和动宾短语的联合,“蹑足潜踪”是2个动宾短语的联合,这些都表明了状语成分的进一步复杂化。

那老头儿到依实,吃了两三个饽饽,一声儿不言语的就着菜吃了三碗半饭。(《儿女英雄传》第29回)

上述例句中,状中短语“一声儿不言语”充当状语成分修饰其后2个连动项。

及至到了里面,我一面参灵礼拜,假如他还过礼,依然孝子一般伏地不起,难道我好上前拉他起来合我说话不成?(《儿女英雄传》第16回)

公子大马金刀儿坐着受了那杯酒,然后才站起,陪着父母一饮而尽。(《儿女英雄传》第37回)

这若依了那褚大娘子昨日笔谈的那句甚么“何不如此如此”的话,再加上邓九公大敞辕门的一说,管情费了许多的精神命脉说《列国》似的说了一天,从这句话起,有个翻脸不回京的行市!(《儿女英雄传》第19回)

那长姐儿只就这阵忙乱之中,拿着镜子一溜烟躲进屋里去了。(《儿女英雄传》第35回)

上述例句中,比况短语“孝子一般”和“大马金刀儿”分别充当连动式中的状语成分,修饰其后的2个连动项;比况短语“说《列国》似的”和“一溜烟”分别充当连动式中的状语成分,单独修饰其后的、句子中的第二个连动项。

②《跻春台》连动式中的状语成分

《跻春台》连动式中的状语成分均较为简单,多由副词、形容词和介宾短语充当,多个状语连用的用例不多。

各位,其人姓韩,名大武,是个强盗,极其胆大,每一人远方去偷,近处无人知他是盗。(《跻春台·孝还魂》)

不如与我一路同到州去见官,辨明我的冤屈,不然你就在此把我一口吞了,免得死在狱中,做鬼也不干净。(《跻春台·审豺狼》)

一日到东篱寻取野花,见篱外有一少年,身伟貌秀,看着流莺目不转睛,流莺疑是丈夫,亦看了两眼。(《跻春台·心中人》)

他那时也不回头望,我悄悄捡来放身旁。(《跻春台·捉南风》)

何车夫心想,我妻贤淑,见我贫贱,并无怨言,反辛苦找钱供我,如何嫁得?(《跻春台·冬瓜女》)

这汪氏为人狡诈,口甜心毒,专与人扯药打胎,又与淫妇浪子传言递信,弄银钱饮食的。(《跻春台·血染衣》)

闻子进了州城,跌跌颠颠携杖赶去,寻着国昌,喊曰:“儿呀,亏你忍心在此,那知为父受的苦楚,快快随我回去,免得你妈望念。”(《跻春台·巧报应》)

僧那时只骇得三魂不定,开山门急忙忙跑下山林。(《跻春台·南乡井》)

因见彭氏美貌,有心偷香,时常借故来家与彭氏言谈。(《跻春台·双血衣》)

他妻胡氏,系先年父母所定,貌虽丑陋性极孝顺,每每暗拿酒食事奉翁姑,不致冻饿。(《跻春台·审豺狼》)

至十五日,押起学儒亲身到馆房中细看,见桌下放有石块垫足,就馆歇宿。(《跻春台·假先生》)

上述《跻春台》连动式的用例中,状语成分既有副词“每”“每每”“暗”“不如”“一路”“也”“不”“反”“专”“时常”“亲身”等,也有形容词及形容词重叠式“辛苦”“细”“跌跌颠颠”,数量短语“一人”,介宾短语“与我”“与人”“到东篱”“到州”“到馆房中”“借故”等。相对《儿女英雄传》连动式而言,《跻春台》连动式中未出现由比况短语、状中短语和动宾短语充当状语成分的用例。

(2)补语成分

①《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的补语成分

通过分析梳理,我们发现,《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补语的构成成分可以由形容词和动词等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介宾短语、状中短语、主谓短语等充当。另外,《儿女英雄传》中也出现了动词反复体补充说明动作状态的用例。具体用例情况如下。

一是形容词和动词等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成分。

才要问话,听得头门炮响,钦差早已到门,连忙开暖阁迎了出来。(《儿女英雄传》第13回)

褚一官一面答应,便同华忠等把桌子擦抹干净出去。(《儿女英雄传》第21回)

二是数量短语充当补语成分。

那华忠应了一声进来,只见他脸上发青,摸了摸,手足冰冷,连说话都没些气力。(《儿女英雄传》第3回)

五年前后,我从京里保镖往下路去,我们同行有个金振声,他从南省保镖往上路来,对头走到牤牛山,他的镖货被人吃了去了,是我路见不平,赶上那厮打了一鞭,夺回原物。(《儿女英雄传》第15回)

戴勤才要上前叫门,老爷连忙拦住,自己上前,把那门轻敲了两下。(《儿女英雄传》第14回)

进门朝灵前拜了几拜,便过来见姑娘,哭眼抹泪的说了半天,大意是谢姑娘从前的恩情,道姑娘现在的烦恼。(《儿女英雄传》第21回)

三是介宾短语充当补语成分。

那和尚更不答话,把他推推搡搡推到廊下,只把这只胳膊往厅柱上一搭,又把那只胳膊也拉过来,交代在一只手里攥住,腾出自己那只手来,在僧衣里抽出一根麻绳来,十字八道把公子的手捆上。(《儿女英雄传》第5回)

顾先生笑了一笑,也拣了一根短些的拿在手里。(《儿女英雄传》第18回)

公子才走过桥,又见桥边一个老头子,守着一个筐子,叼着根短烟袋,蹲在河边在那里洗菜。(《儿女英雄传》第14回)

四是状中短语充当补语成分。

说的大家大笑,他自己也不禁伏在安太太怀里吃吃的笑个不住。(《儿女英雄传》第20回)

三个人吃得一饱回来,晚间便是舅太太请过去。(《儿女英雄传》第32回)

公子被舅母紧拉着一只手说个不了,只得一手着地,答应着行了礼。(《儿女英雄传》第37回)

五是动词反复体补充说明动作状态。

他见那姑娘催得紧急,便蹲在那排插的角落里,把裤子拧干,拉起衬衣裳的夹袄来擦了擦手,跳下炕来。(《儿女英雄传》第8回)

这个当儿,张进宝早提着根捧槌般粗细的马鞭子,吆吆喝喝进来,先说道:“拿只管拿,别伤他!”(《儿女英雄传》第31回)

六是主谓短语充当补语成分。

如今他跟着他师父弄得家成业就,上年他还捎了书子来,教我们两口子带了随缘儿告假出去,脱了这个奴才坯子,他们养我的老。(《儿女英雄传》第3回)

②《跻春台》连动式中的补语成分

通过分析梳理,我们发现,《跻春台》连动式中补语的构成成分可以由形容词和动词等谓语性词语、形容词重叠式、数量短语、介宾短语、状中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充当。另外,《跻春台》中也出现了动词反复体补充说明动作状态的用例。具体用例情况如下。

一是形容词和动词等谓语性词语充当补语成分。

二公婆一见气破肚,诬告我奸情毒丈夫。(《跻春台·审烟枪》)

素娥又拿石打去,魏恐丢命,顾不得疼痛,爬起急回。(《跻春台·活无常》)

吃醉了偏偏出房去,奴的夫关门理床铺。(《跻春台·审烟枪》)

我听喊往救,行快撞息灯光,绊物跌地,被血污衣,亲翁不要乱说。(《跻春台·审禾苗》)

乔与狼拔去朽臭,又衔泉水与他洗净脓汁,然后与他敷药。(《跻春台·审豺狼》)

二是形容词重叠式充当补语成分。

却说孙子良候至二更,收拾得苏苏气气来到倪家,从户侧翻进去,过了毛厕,方转屋角,一溜跌地。(《跻春台·双血衣》)

三是数量短语充当补语成分。

夫离家七八载未回原郡,二叔叔苦逼奴另嫁高门。(《跻春台·十年鸡》)

忠傍岸闲游,忽见螺蛳数十堆在沙滩旋舞,游行甚快,旋了一阵皆下河去,所旋之迹犹字一样。(《跻春台·螺旋诗》)

美佳人他还来护驾,一足去踢他一扑扒。(《跻春台·螺旋诗》)

这样不受人抬举,翻身踢你妈一足。(《跻春台·南山井》)

到冬天抢铺盖又藏草帘,乱谷草睡不热冻做一团。(《跻春台·十年鸡》)

四是介宾短语充当补语成分。

次日,段老陕想,今天陈卖饼该也回家了,去看见门大开,喊不应声,望内无人,谅何大嫂出外去了,随手拿个小凳坐于门边,装袋叶子烟吃。(《跻春台·蜂伸冤》)

其人会意曰:“我来吃酒,天黑寻门误跌在此,被他捉住。”(《跻春台·吃得亏》)

出场来黑区区桩子不稳,平安桥绊一物跌在埃尘。(《跻春台·捉南风》)

拾鹊来看,打断翅足,拿回饲以米粟。(《跻春台·血染衣》)

五是状中短语充当补语成分。

史老儿见首饰起心不正,假说他儿不在白肉生疔。(《跻春台·审豺狼》)

况小女受舅恩报春未尽,说毒害天地间那有此情?(《跻春台·活无常》)

儿也未有遇神,适才见一老姆,授儿红丸一粒,吃下吐痰不止,吐出一身冷汗,但着精神爽快,妈呀,你儿到如今心内开窍,不像从前了。(《跻春台·失新郎》)

六是动宾短语充当补语成分。

事非偶然,那日我公子亦在看会,得见令媳一面,回家思念成病。(《跻春台·万花村》)

又想姨娘生来,少无父母,见弃哥嫂,家业凋零,孤苦无靠,我妈怜念,带回家来抚养成人。(《跻春台·节寿坊》)

七是动词反复体补充说明动作状态。

忧气伤肝得病恙,拖来拖去入膏肓,你儿无钱来调养,一朝撒手往西方。(《跻春台·双金钏》)

陈氏听得哭哭啼啼,忙请镇远吃饭,陪着一爬一跌,前去找寻。(《跻春台·义虎祠》)

八是补语标记“得”后带主谓短语充当补语成分。

听此言骇得我神魂不定,为甚么说我是合伙同盟。(《跻春台·万花村》)

放火上拷得泡子鼓,栽枪上放在口内呼。(《跻春台·审烟枪》)

从补语成分的构成类别来看,《儿女英雄传》和《跻春台》连动式中的补语成分类别均丰富多样,这与清代汉语动补式发展成熟相关,在动词补语的类别上已呈现复杂多样的面貌。

在补语的构成成分方面,《儿女英雄传》连动式和《跻春台》连动式中都出现了由形容词、动词、数量短语、介宾短语、状中短语、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等充当补语成分的用例,也都出现了动词反复体表动作状态的用例。

在补语类别的分布状态方面,《儿女英雄传》和《跻春台》连动式中补语类别的分布情况存在着明显差异。《儿女英雄传》和《跻春台》连动式中,出现最多的补语成分均为形容词和动词等谓语性词语,状中短语、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充当补语成分的用例均不多。但在介宾短语充当补语的出现频率上,《儿女英雄传》连动式要明显高于《跻春台》连动式。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儿女英雄传》由2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836例连动式中,由介宾短语充当补语成分的用例共73例,而《跻春台》由2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4205例连动式中,由介宾短语充当补语成分的用例仅29例。从补语类别的分布情况来看,《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由复杂成分充当补语的用例更多,显示出更为成熟的分布态势。

(三)地域特色表现

1.连动共宾句式

我们发现,《儿女英雄传》中存在少量连动共宾句式,但《跻春台》中没有这类句式。

后来遇着施世纶施按院放了漕运总督,收了无数的绿林好汉,查拿海寇,这几个人既在水面上安身不牢,又不肯改邪归正,跟随施按院,便改了旱路营生。(《儿女英雄传》第21回)

这部《儿女英雄传》却从来不着这等污秽笔墨,只替他两个点窜删改了前人两联旧句:安公子这边是“除却金丹不羡仙,曾经玉液难为水”;珍姑娘那边便是“但能容妾消魂日,便算逢郎未娶时”,如斯而已。(《儿女英雄传》第40回)

上述例句中,“查拿海寇”中的“海寇”同时充当动词“查”和“拿”的宾语成分,“点窜删改了前人两联旧句”中的“前人两联旧句”同时充当动词“点窜”和“删改”的宾语成分。

2.“V有”句式

《跻春台》连动式中出现了“V有”句式,但《儿女英雄传》中未出现这类特殊连动式。“V有”句式指的是动词和宾语之间带“有”字的句子形式,如:

前夫带有四百多银回家,妻恐叔父陷害,窖在屋角。(《跻春台·十年鸡》)

此时前官交卸,新官蔡公接任,田、姚二家与杜青云都递有呈诉冤。(《跻春台·南乡井》)

挣得有钱不当数,拿去也者与之乎。(《跻春台·巧报应》)

且说江正宗有个老表,下力出身,挣得有八百多串钱安家,生得极丑,想要接亲。(《跻春台·平分银》)

上述例句中,“有”不具有实义,删除后不影响语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