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连动式小结

第四节 《金瓶梅词话》连动式小结

从结构形式来看,《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分别出现了由2个连动项、3个连动项、4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其中,由2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除去把字句和被字句,共计出现了151个结构形式小类,4205条例句,分属“X1+X2”“AVD+X1+X2”“X1+X2+O”“X1+X2+C”“AVD+X1+X2+C”4个大类。其中,“X1+X2+C”类连动式共有12个小类,“X1+X2+O”类连动式有2个小类,“AVD+X1+X2+C”类连动式共有10个小类,“X1+X2”类连动式共计有80个小类,“AVD+X1+X2”类连动式共计有50个小类。《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与把字句搭配使用,共70例,38个结构形式小类;与被字句搭配使用,共14例,10个结构形式小类。由3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共计278例,76个结构形式小类;由4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共计7例,6个小类。

从语义关系来看,《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连动项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6类:承接类、方式类、行为-目的类、因果类、补充说明类、解释说明类。其中,表承接关系的例句共3428例[18];表方式关系的例句共385例;表行为-目的关系的例句共202例;表因果关系的例句共28例;表补充说明关系的例句共81例;表解释说明关系的例句共81例。《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连动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可以分为2类:平行聚合关系和主次关系。其中,连动项之间为平行聚合关系的连动式共3509例,连动项之间为主次关系的连动式共696例。

从跨语言普遍规律在《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的表现来看,《金瓶梅词话》连动式既存在自身的个性特征,也存在跨语言的共性特征。在个性特征方面,《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的动词不一定都具有相同的时态取值;连动式中的动词可以有各自单独的时间修饰语;《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如果只出现一个人称、时态、语气和否定标志,其不一定在边缘位置,也可以在核心位置。在共性特征方面,《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中的动词在语调上都位于同一语调曲拱中;如果连动式表达因果关系或事件先后顺序,两个动词呈现出时态象似性;动词共享至少一个论元,不仅具有“共享主语的连动式”这种类型,还具有其他类型;动词不会有各自单独的事件位置修饰语;连动式不能带两个不同的施事,即当连动式的动词共享非施事角色时,施事角色也必须被共享。

【注释】

[1]AVD表示状语成分。

[2]O表示宾语成分。

[3]C表示补语成分。

[4]附加成分只考虑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不考虑动词带时体态标记和语气词的情况。

[5]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Hodder Education Publishers,1994.

[6]高增霞:《从非句化角度看汉语的小句整合》,《中国语文》2005年第1期,第29-38页。

[7]刘丹青:《汉语及亲邻语言连动式的句法地位和显赫度》,《民族语文》2015年第3期,第3-22页。

[8]刘丹青:《汉语及亲邻语言连动式的句法地位和显赫度》,《民族语文》2015年第3期,第3-22页。

[9]梅广:《上古汉语语法纲要》,三民书局2015年版,第194页。

[10]由于《金瓶梅词话》连动式主要由两个连动项构成,因而这部分的考察主要限于《金瓶梅词话》中由两个连动项构成的连动式。

[11]刘丹青:《汉语及亲邻语言连动式的句法地位和显赫度》,《民族语文》2015年第3期,第3-22页。

[12]张双庆:《动词的体》,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年,第5页。

[13]冯力、杨永龙、赵长才:《汉语时体的历时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年,第1页。

[14]Aikhenvald A Y,Dixon R M W: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A Cross-Linguistic Typ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5]Haspelmath M:The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Comparative Concept and Crosslinguistic Generalizations.Language&Linguistics,2016,17(3):291-319.

[16]徐晶凝:《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7]刘丹青:《汉语及亲邻语言连动式的句法地位和显赫度》,《民族语文》2015年第3期,第3-22页。

[18]为行文方便,只统计并分析了由2个连动项连用构成的连动式的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