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式连动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连动式中,连动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可以分为两类:平行聚合关系和主次关系。
(一)平行聚合关系
承接类和补充说明类连动式中的连动项在语义关系上是平行聚合关系。
1.承接类连动式
承接类连动式的连动前项和连动后项之间在语义上不能区分从属和核心,为平行聚合关系,如:
(a)永乐爷大恼,在城外筑起高坝,引济水浸灌城中。(《型世言》第1回)
(b)径入房中撬开箱子,里边还剩得一顶金冠、两对银杯、一双金钗、几枝俏花。(《型世言》第36回)
上述例句中,承接类连动式的连动前项“引济水”“径入房中”和连动后项“浸灌城中”“撬开箱子”之间在语义上不能区分从属和核心,为平行聚合关系。
2.补充说明类连动式
补充说明类连动式的连动前项和连动后项之间在语义上也不能区分从属和核心,为平行聚合关系,如:
(a)任天挺早已在剩数里边,只得与这起穿了衣巾、拿了手本,捱去求续,门上又推攮不放。(《型世言》第32回)
(b)只见朱安国得了实信,一迳走到朱玉家来,怒吼吼的道:“小叔,你收留迷失子女不报官,也有罪了,却又是侄妇,这乱了伦理,你怎么处?”(《型世言》第25回)
上述例句中,补充说明类连动式的连动前项“推攮”“收留迷失子女”和连动后项“不放”“不报官”之间在语义上也不能区分从属和核心,为平行聚合关系。
(二)主次关系
除了承接类和补充说明类连动式之外,其他几类中连动式连动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则有主次之分,其主次次序安排既可以是从属在前、核心在后,也可以是核心在前、从属在后。
1.方式类连动式
方式类连动式中,表方式的连动前项为从属意念,表行为动作的连动后项为核心意念,如:
(a)泪垂玉筯辞官舍,步敛金莲入教坊。(《型世言》第1回)
(b)单邦也带着酒走来,道:“这小官造次,再央我们讲一讲,等他再送些银子,怎便做出这事?”(《型世言》第2回)
(c)他母亲原待要靠陈有容过话,便假吃跌收了他礼物,与他往来。(《型世言》第23回)
上述例句中,连动前项“泪垂玉筯”“步敛金莲”“带着酒”“假吃跌”表行为方式,为从属意念;连动后项“辞官舍”“入教坊”“走来”“收了他礼物”表行为动作,为核心意念。
2.行为-目的类连动式
行为-目的类连动式中,表行为的连动前项为核心意念,表目的的连动后项为从属意念。相应地,目的-行为类连动式中表目的的连动前项为从属意念,表行为的连动后项为核心意念,如:
(a)入得刑部来,这狱卒诈钱,日间把来锁在东厮侧边,秽污触鼻,夜间把来上了柙床,有几个捉猪儿、骂狗儿,摆布他要钱。(《型世言》第8回)
(b)王修撰叔英的妻女、黄侍中观的妻女,都自溺全节。(《型世言》第1回)
(c)王原道:“我也是个安丘书生,因寻亲渡海,在海中遭风失了行李,店中不容,暂借山门下安宿一宵,明日便行。”(《型世言》第9回)
(d)生前姑嫂同行,避难借宿商人船中。(《型世言》第20回)
前两例为行为-目的类连动式,连动前项“摆布他”“自溺”表行为,为核心意念;连动后项“要钱”“全节”表目的,为从属意念。后两例为目的-行为类连动式,连动前项“寻亲”“避难”表目的,为从属意念,连动后项“渡海”“借宿商人船中”表行为,为核心意念。
3.因果类连动式
因果类连动式中,表原因的连动前项为从属意念,表结果的连动后项为核心意念,如:
(a)空因尺寸土,尚气结冤仇。(《型世言》第2回)
(b)田禽淫人遗臭,诈人得罪,亦可为贪狡之警。(《型世言》第29回)
(c)太祖心焦,着人来问。周颠道:“有,有,有,就来了。只是有胆行去,便有风助你;没胆不去,便没风。”(《型世言》第34回)
上述例句中,表原因的连动前项“尚气”“淫人”“诈人”“没胆”在语义上表从属意念,表结果的连动后项“结冤仇”“遗臭”“得罪”“不去”在语义上表核心意念。
4.解释说明类连动式
表解释说明关系的“有”字类连动式中,具有“+所属”义项的连动前项为核心意念,连动后项对连动前项进行解释说明,为从属意念,如:
(a)七老八十,大热天,也没这气力为你府县前走。(《型世言》2回)
(b)李公子急切要脱身时,又无钱买脱,只得随他。(《型世言》18回)
上述例句中,连动前项“没这气力”“无钱”为句子的核心意念,连动后项“为你府县前走”“买脱”分别解释说明“什么气力”“什么事”,指的是“为你府县前走的气力”“买脱的钱”,在句中为从属意念。
根据上述对各类连动式中连动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分析,以及前文对《型世言》连动式进行的逻辑语义关系分类,我们可以总结出《型世言》中连动项为平行聚合关系、主次关系的连动式分布,如表4-1和表4-2所示。
表4-1 《型世言》中连动项为平行聚合关系的连动式分布

表4-2 《型世言》中连动项为主次关系的连动式分布

从表4-1和表4-2可以看出,在《型世言》连动式中,连动项之间为平行聚合关系的连动式有1541例,连动项之间为主次关系的连动式有30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