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基于《儿女英雄传》的清代汉语连动式研究
为便于考察清代汉语连动式的使用面貌,本书选取《儿女英雄传》这部白话著作,将其作为清代北方官话的代表性语料进行分析研究。《儿女英雄传》由清代文康所作,全书共50余万字。它的语言可以说“是近代汉语的典范,是汉语文学语言已经达到成熟地步的标志”[1]。《儿女英雄传》在清代文坛占据了重要地位,反映的基本上是19世纪中叶的北京话。其语言生动而富有特色,历来是人们研究清代语言十分重要的语料。龚千炎指出:“我们研究《儿女英雄传》的语言,可以上窥《红楼梦》的语言,下探当代的北京话,从中看出近代汉语(北京话)发展的脉络,现代北京话的源头,以及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形成。”[2]
本书选用的《儿女英雄传》文本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3]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