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连动式的跨语言共性特征

二、《儿女英雄传》连动式的跨语言共性特征

通过考察分析,我们发现《儿女英雄传》中的连动式也表现出一些跨语言的共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有的连动式在语调上都位于同一语调曲拱中

(a)我们今日歇半天,明日你们仍走大路,住茌平等我,我就从这里小路走,干我的去。(《儿女英雄传》第14回)

(b)张老也拈了香磕着头,到了亲家太太了,磕看头,便有些话白儿,只听不出他嘴里咕囔的是甚么。(《儿女英雄传》第21回)

上述两例,连动式分别为“住茌平等我”和“拈了香磕了头”,均为单一子句,符合“所有的连动式在语调上都位于同一语调曲拱中”这一共性特征。

2.如果连动式表达因果关系或事件先后顺序,两个动词呈现出时态象似性,即表示原因的动词位于表示结果的动词之前,先发生事件的动词位于后发生事件的动词之前

这一特性体现出连动式遵循时间象似性原则,《儿女英雄传》中的连动式也不例外,如:

(a)他杀人污佛地,我仗剑下云端,刬恶锄奸。(《儿女英雄传》第10回)

(b)公子此时只望他快些出去,连忙拿出一吊钱,掳了几十给他。(《儿女英雄传》第4回)

上面两例中,例(a)中连动项“杀人”和“污佛地”之间为因果关系,例(b)中连动项“掳了几十”和“给他”之间为因果关系。动词之间的排列顺序均符合时间象似性原则,表原因的动词短语“杀人”中的动词“杀”位于表结果的动词短语“污佛地”中的动词“污”之前,先发生事件“掳了几十”中的动词“掳”位于后发生事件“给他”中的动词“给”之前。

3.在连动式中,所有的动词共享至少一个论元,所有带连动式的语种都具有“共享主语的连动式”这种类型,也可能有其他类型

就《儿女英雄传》连动式的用例来看,所有的动词至少共享主语论元,与此同时,还可以共享宾语论元。最常见的是共享主语论元,宾语这类域内论元的共享不具有强制性,如:

(a)安老爷草草的安顿已毕,便去拜过首县山阳县各厅同寅,见过府道,然后才上院投递手本,禀到禀见。(《儿女英雄传》第2回)

(b)却说邓九公收拾完了出去,十三妹走到那前厅窗后窃听,又用簪子扎了两个小窟窿望外看着。(《儿女英雄传》第17回)

上述两例中,连动式中的动词均共享主语论元。连动式“上院投递手本”共享主语论元“安老爷”;连动式“十三妹走到那前厅窗后窃听”和“用簪子扎了两个小窟窿望外看着”中的动词均共享主语论元“十三妹”。

除了主语共享的连动式之外,还有宾语共享的连动式,如:

(c)恰巧走到离庙不远,这位县官因早起着了些凉,忽然犯了疝气,要找个地方歇歇,弄口姜汤喝。(《儿女英雄传》第11回)

上例连动式中的动词在共享主语论元“这位县官”的同时,也共享宾语论元“姜汤”。

4.连动式中的动词不会有各自单独的事件位置修饰语

汉语连动式中的动词不会有各自单独的事件位置修饰语,对此前人已有研究。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发现,《儿女英雄传》中的连动式也具有这一特征,如:

(a)说着,自己梳洗已毕,忙穿好了衣服,先设了香案,在天地前上香磕头,又到祠堂、佛堂行过了礼,然后内外家人都来叩喜。(《儿女英雄传》第1回)

(b)恰巧走到青云堡,走得一身大汗,口中干渴,便在安老爷当日坐过的、对着小邓家庄那座小茶馆儿,歇着喝茶。(《儿女英雄传》第21回)

上述例句中,连动式中的动词均共享相同的事件位置修饰语。

5.连动式不能带两个不同的施事,即当连动式的动词共享非施事角色时,施事角色也必须被共享

在《儿女英雄传》中,当连动式中的动词共享非施事角色时,施事角色也被共享。连动式除了共享施事角色之外,受事、工具等角色也可以被共享,如:

(a)那跑堂儿的见问,一手把开水壶搁在灰台儿上扶着,又把那只胳膊圈过来,抱了那壶梁儿,歪着头,说道:“咱们这里没个东庄儿啊。”(《儿女英雄传》第14回)

(b)今年年时个,我们山里可就出了一只碜大的老虎,天天把人家养的猪羊拉了去吃。(《儿女英雄传》第22回)

例(a)连动式“一手把开水壶搁在灰台儿上扶着”中,“开水壶”作为受事角色被共享的同时,施事角色“跑堂儿的”也被共享;例(b)连动式“天天把人家养的猪羊拉了去吃”中,“人家养的猪羊”作为受事角色被共享的同时,施事角色“老虎”也被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