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式连动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连动式中连动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可以分为两类:平行聚合关系和主次关系。
(一)平行聚合关系
承接类和补充说明类连动式中的连动项在语义关系上是平行聚合关系。
1.承接类连动式
承接类连动式的连动前项和连动后项之间在语义上不能区分从属和核心,为平行聚合关系,如:
(a)起来一抬头,月光之下,只见拐角墙后躺着一个人,秃子说:“你瞧,那不是架桩?”(《儿女英雄传》第6回)
(b)你大家便卖了战马买头牛儿,丢下兵器拿把锄儿,学那古人‘卖刀买犊’的故事,岂不是绿林中一段佳话?(《儿女英雄传》第21回)
上述例句中,承接类连动式的连动前项“起来”“卖了战马”“丢下兵器”和连动后项“一抬头”“买头牛儿”“拿把锄儿”之间在语义上不能区分从属和核心,为平行聚合关系。
2.补充说明类连动式
补充说明类连动式的连动前项和连动后项之间在语义上也不能区分从属和核心,为平行聚合关系,如:
(a)张金凤双关紧抱,把脸靠住了那姑娘的腿,赖住不动,说:“要姐姐说了不去,我才起来。”(《儿女英雄传》第9回)
(b)轿子过去了良久,他还在那里长跪不起,两旁众人都看了他,指点着笑个不住。(《儿女英雄传》第13回)
上述例句中,补充说明类连动式的连动前项“赖住”“长跪”和连动后项“不动”“不起”之间在语义上也不能区分从属和核心,为平行聚合关系。
(二)主次关系
除了承接类和补充说明类连动式之外,其他几类连动式中连动项之间的关系则有主次之分,其主次次序安排既可以是从属在前、核心在后,也可以是核心在前、从属在后。
1.方式类连动式
方式类连动式中,表方式的连动前项为从属意念,表行为动作的连动后项为核心意念,如:
(a)姑娘道:“唗!岂有此理!你我男女授受不亲,你可记我在能仁寺救你的残生,那样性命呼吸之间,我尚且守这大礼,把那弓梢儿扶你;你在这旷野无人之地,怎便这等冒失起来?”(《儿女英雄传》第22回)
(b)他两个倒恭恭敬敬的也学婆婆那个样儿,站在一旁,摸着燕尾儿行了旗礼。(《儿女英雄传》第37回)
上面的例句中,连动前项“把那弓梢儿”“摸着燕尾儿”表行为方式,为从属意念;连动后项“扶你”“行了旗礼”为核心意念。
2.行为-目的类连动式
行为-目的类连动式中,表行为的连动前项为核心意念,表目的的连动后项为从属意念,如:
(a)这日站道本大,公子也着实的乏了,打开铺盖要早些睡,怎奈那店里的臭虫咬的再睡不着。(《儿女英雄传》第3回)
(b)便是那邓家父女,以至佟舅太太,或破资财成义举,或劳心力尽亲情,也倒底算交下了一个人,作完了一桩事。(《儿女英雄传》第28回)
连动前项“打开铺盖”“破资财”“劳心力”表行动,为核心意念;连动后项“要早些睡”“成义举”“尽亲情”表目的,为从属意念。
3.因果类连动式
因果类连动式中,表原因的连动前项为从属意念,表结果的连动后项为核心意念,如:
(a)万一你出了声儿招出事来,弄的我两头儿照顾不来,你可没有两条命!(《儿女英雄传》第6回)
(b)一个不说,倘然日后姐姐想过滋味儿后悔起来,说道:“哎呀,原来如此!”(《儿女英雄传》第26回)
上面的例句中,表原因的连动前项“出了声儿”“想过滋味儿”在语义上表从属意念,表结果的连动后项“招出事来”“后悔起来”在语义上表核心意念。
4.解释说明类连动式
表解释说明关系的“有”字连动式中,包含“有”字的连动前项为核心意念,连动后项对连动前项进行解释说明,为从属意念,如:
(a)你有本事醒一夜,他可以合你说一夜。(《儿女英雄传》第22回)
(b)你瞧,这还有甚么心肠抽这烟呢?(《儿女英雄传》第25回)
上面的例句中,连动前项“有本事”“有甚么心肠”为句子的核心意念,连动后项“醒一夜”“抽这烟”分别解释说明“什么本事”“什么心肠”,指的是“醒一夜的本事”“抽烟的心思”,在句中为从属意念。
根据上述对各类连动式中连动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分析,以及前文对《儿女英雄传》连动式进行的逻辑语义关系分类,我们可以总结出《儿女英雄传》中连动项为平行聚合关系、主次关系的连动式分布,如表5-1和表5-2所示。
表5-1 《儿女英雄传》中连动项为平行聚合关系的连动式分布

表5-2 《儿女英雄传》中连动项为主次关系的连动式分布

从表5-1和表5-2可以看出,在《儿女英雄传》连动式中,连动项为平行聚合关系的连动式有526例,连动项为主次关系的连动式有29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