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把字句和被字句搭配使用的情况
(一)与把字句搭配使用的情况《儿女英雄传》中连动式和把字句搭配使用的用例较多,句式结构类型也较为多样,共有20种句式结构小类,共计28例。
①(把+O)+V1+V2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老爷说:“你此时且不必絮叨,先把方才的话去说了,就换了衣裳来。”(《儿女英雄传》第12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前,“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V1和V2均为单音节动词。上例“把”字句不表处置义。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②把+O1+[(V1+O2)+V3]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2例,其中1例为将字句,也归到了该类。
(a)他就寻个缝子,参了一本,将我父亲革职拿问,下在监里。(《儿女英雄传》第8回)
(b)当下天颜震怒,把他革职拿问,解进京来,交在三法司议罪。(《儿女英雄传》第18回)
上述例句均表处置义。“把”和“将”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前,其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③把+O+[(V1+C)+V2]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共有5例,如:
原来是四根破柳竿子支着,上面又横搭了几根竹竿儿,把那砍了来作柴火的带叶松枝儿搭在上面晾着,就着遮了日旸儿,那就叫“松棚儿”!(《儿女英雄传》第14回)
另4例分别为“把个二拇指头搁在嘴里叼着、把开水壶搁在灰台儿上扶着、把那封信抽出来看、把他掀起来搀着”。这5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前,“把”字后的宾语均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均为承接关系。
④把+O+[(V1+C1)+(V2+C2)]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2例,为:
(a)你把这信写好了带上,等我托店家找一个妥当人,明日就同你起身。(《儿女英雄传》第3回)
(b)张老又把菜刀、案板也拿来,把那肘子切作两盘分开。(《儿女英雄传》第9回)
上述例句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前,“把”字后的宾语均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均为承接关系。
⑤把+O1+AVD1+[(V1+O2)+(AVD2+V2)]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落后来因行里换了东家,他就辞了出来,要想带了老婆孩子回家,把这项银子合张老置几亩地伙种。(《儿女英雄传》第32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前,“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⑥AVD+(把+O)+[(V1+C)+V2]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今年年时个,我们山里可就出了一只碜大的老虎,天天把人家养的猪羊拉了去吃。(《儿女英雄传》第22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前,“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⑦[把+O1+(V1+O2)]+V2+(V3+O3)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老爷见他问的不像无意闲谈,开口便道:“我这弹弓是此地十三妹的东西,因我这孩子前番在路上遇了歹人,承这十三妹救了性命,赠给盘缠,又把这张弹弓借与他护送上路,我父子受他这等的好处,故此特地来亲身送还他这张弹弓;又晓他合你尊翁邓九公有师徒之谊,因此来找你们褚一爷,引见九公,问明了那十三妹的门户,好去谢他一谢。”(《儿女英雄传》第14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前,“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⑧AVD+[(把+O)+(V1+C1)]+(V2+C2)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褚一官同了众人便把饭菜撤下去。邓九公嘱咐道:“姑爷,这桌菜可不要糟塌了,撤下去就蒸上,回来好打发里头吃。”褚一官一面答应,便同华忠等把桌子擦抹干净出去。(《儿女英雄传》第21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前,“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⑨(V1+C1+C2)+[把+O+(V2+C3)]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却说安公子见那女子进了屋子,便走向前去把那门上的布帘儿挂起,自己倒闪在一旁,想着好让他出来。(《儿女英雄传》第4回)
上例中,V1的补语成分分别由介宾短语“向前”和趋向动词“去”充当,V2的补语成分由动词“起”充当,“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⑩ AVD+{(V1+O1)+[把+O2+(V2+C)]}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说话间,那位姨奶奶早已带了人把饭摆齐。(《儿女英雄传》第16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⑪(V1+C1)+[(把+O)+(V2+C2)]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2例,为:
(a)说着,站起来把那盅倒在壶里,又斟上一盅,说道:“喝一盅!”(《儿女英雄传》第5回)
(b)张姑娘满面笑容说:“伺候老爷、太太的人,别行这大礼罢!”公子便赶过去把他扶起来。(《儿女英雄传》第22回)
上述例句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⑫(V1+O1)+AVD+[(把+O2)+(V2+C)]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一句话提醒了那老婆儿,说:“可是的了,你等我告诉他换下来,我拿咱那个木盆给他把那个溺裤洗干净了,你给他把那钮襻子钉上。”(《儿女英雄传》第11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⑬(V1+O1)+{把+O2+[AVD+(V2+C)]}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说着出去,便带着人把那些东西都搬进来。(《儿女英雄传》第17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⑭(V1+O1)+{AVD+[把+O2+(V2+C)]}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那女子探身子轻轻的用指头把门点住。(《儿女英雄传》第7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⑮(V1+C1)+{把+O+[AVD+(V2+C2)]}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十三妹道:“这辆车连牲口都好端端的在那里呢,你老人家这时候就去把他收拾妥当了,回来把你们姑爷的被套、行李、银两给他装在车上,把一应的东西装好,铺垫平了,叫他娘儿两个好坐。再把那个驴儿解下边套来,匀给你们姑爷骑。”(《儿女英雄传》第10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⑯(V1+O1)+{把+O2+[AVD+(V2+C)]}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戴勤才要上前叫门,老爷连忙拦住,自己上前把那门轻敲了两下。(《儿女英雄传》第14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⑰(V1+O1)+[把+O2+(V2+C)]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公子这番不似前番了,下了驴,上前把那人的袖子扯住,道:“借光,东庄儿在那边儿?”(《儿女英雄传》第14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⑱(V1+C1+O1+C2)+[把+O2+(V2+C3)]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2例,如:
说着,伸过手来把公子的手腕子拿住,往后一拧。(《儿女英雄传》第5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⑲(V1+C1)+(V2+C2+O1+C3)+[把+O2+(V3+C4)]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安公子忍不住回过头去把茶喷了一地。(《儿女英雄传》第16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⑳ AVD+{V1+(V2+O1)+[把+O2+(V3+C)]}
这类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仅1例,为:
张三说:“你搁着啵!那非离了拿锨头把根子搜出来,行得吗?”(《儿女英雄传》第4回)
上例中,“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间,“把”字后的宾语为受事宾语,连动项之间为承接关系。
从上述小类来看,无论“把”字及所介引宾语位于连动项之前还是位于连动项之间,例句中“把”字后的宾语均为受事宾语,这些例句既可以表处置义,也可以不表处置义,例句中的连动项之间均为承接关系。其中,“把+O+[(V1+C)+V2]”类结构用例出现得最多,共有5例,其他类别均只有1例或者2例。连动式和把字句搭配使用的28例中,绝大部分出现在由2个连动项连用的连动式中,只有2例出现在由3个连动项连用的连动式中。
(二)与被字句搭配使用的情况
在《儿女英雄传》中,连动式与被字句搭配使用的情况很少出现,全书仅出现1例,为:
公子被舅母紧拉着一只手说个不了,只得一手着地,答应着行了礼。(《儿女英雄传》第37回)
上例中,连动式的句法结构形式为“{(被+O1)+[AVD+(V1+O2)]}+(V2+C)”。由介词“被”介引的两个受事“公子”和“一只手”之间具有领属关系,上例中的被字句不具有处置性,连动项之间为方式关系。相较而言,连动式与把字句的搭配使用比和被字句搭配使用的用例更多,结构形式更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