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白族饮食

舌尖上的白族饮食

民以食为天。人无论生活在何地,无论怎么匆忙,一日三餐,总得尝出一点味道;半日清闲,总得品出一点清香。磻溪人民自然也如此,总能在忙碌或悠然中享受餐饮美味、感悟人生百味。走进磻溪,无论在酒店、民宿、农家乐,还是到老百姓的家里,都能品尝到大理的山珍海味,有泥鳅汤、螺蛳、虾子、酸辣鱼等河鲜,有生皮、土鸡、土八碗、竹笋、菌子、蕨菜等家常菜,有乳扇、凉米线、米糕、饵块等特色小吃。

在我看来,最具特色的要数腌生皮和酸辣鱼。生皮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道传统名菜,从南诏国时期传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还记得在南磻下登菜场,卖猪肉的老乡都会给来买肉的人特别是带着的小孩,先切下几小片生皮,撒点盐巴,给他们尝一尝,小孩很是高兴,嚼得津津有味。好东西不需要太大变化,生皮的制作还是老传统。一般选优质的猪来宰杀,然后用稻草或麦秆进行烧烤,再浇水用刀反复刮洗,待烧制到猪皮呈金黄色、猪肉七八成熟时,就可以制作生皮了。我们首选的料是猪皮,其次是猪的不见天部分(肚底肉)、猪嘴、猪耳朵、猪肝、后腿肉等,肉选好后,根据需求切成块、片、丝,然后拌以葱、姜、蒜、盐、炖梅、酱油等佐料,这样就可以品尝了。

酸辣鱼也是大理的特色菜,亦是洱海边上的磻溪人喜欢的菜肴。有人说,吃鱼使人聪明。这个似乎难以考证。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事实。尤其是我们这一辈的人,小时候能到洱海里捕捞上几尾鱼,回家煮上,那真真是一道硬菜、大菜。酸辣鱼最好的食材自然是洱海里的鲫鱼。有了洱海鱼,剩下的主要看佐料,一般准备酸木瓜、豆腐、葱、大蒜、香菜、花椒、姜、辣酱、辣椒粉、料酒、生抽、盐等。先备齐佐料,将酸木瓜去皮切片、豆腐切块、葱切葱花、大蒜切蒜花、香菜剁碎、姜切片。接下来,在锅里放入适量山泉水,冷水下鲫鱼,加入盐、花椒、姜片、木瓜、蒜,水开后打去浮沫,然后,放入适量香油、辣椒粉、葱白段、辣酱、豆腐、生抽。大火煮15至20分钟,起锅前放入葱花、香菜。这样,色香味俱全的酸辣鱼就可以享用了。当然,洱海的鲫鱼,味虽美,刺却小、还多。不少人经常被刺卡住,但依然很爱吃。人生或许也如此,不能因为事不如意、道路坎坷,就畏难不前,放弃追求美好的生活。

除了美食,我们还有茶饮,这就是白族三道茶。三道茶是白家人待客的最高礼仪。史书早有“叶榆焙茗”之说,唐《蛮书》有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似乎有如今三道茶的意味了。三道茶的头道是苦茶,又称“烤茶”,多以大理沱茶为原料,用特制的沙罐在炭火上焙烤,至黄而不焦、芳香扑鼻时,冲入滚烫的开水即可饮用,此道茶以浓酽为佳,香苦宜人;二道甜茶,也称“糖茶”,以核桃仁、红糖为佐料,冲入感通茶,味香甜而不腻;三道回味茶,也称“扇茶”,以乳扇、蜂蜜、花椒、生姜、桂皮为佐料,冲入苍山雪绿茶,甘甜可口、无限回味。花椒、生姜、桂皮,味道麻辣,与白族话“亲、热”同音,比喻真诚相待、亲如一家。三道茶,多少是有一些茶道在里头的。不是简单地喝茶,不为解渴,更多的是品茗,为的是品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本身就是一种人生观。吃得苦中苦,方为甜中甜。苦尽甘来,甘尽苦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茶如此,人生亦是。回味无穷!回味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