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他们从世界各处不约而同地奔向磻溪,是为了回应一片水域的召唤吗?是为了在忙碌而麻木的日常中截取出一个可以用来虚度的下午吗?是在漂浮不定的人间寻找着一小块可以停息与摊开自己的岸吗?
无论哪种原因,那一刻他们来到这里,他们选择在这里打开各自生命中最舒展的部分。他们脸上的散淡笑容是证据,他们自在而轻盈的脚步也是证据。虽然幸福无须任何验证,但当众人各自的幸福汇聚在一起,相融在这个洱海边的古村落里,置于其中的你便会被这幸福打动,生命中那些曾遭遇的坚硬便会被这柔软轻而易举地解构。
尤其在傍晚。苍山顶佛光如注倾泻在田野上,倾泻在山水之间每一户白族人家的院落里,花树颔首,倦鸟归巢,几缕炊烟自远村中升起,那时你一定会恍然,桃花源不只存在于魏晋诗人的笔下,更存在于你面前这个小小村落里。
这时你可以随意走入一条村中的小巷,以身体为指针去触摸一个村落的古老年轮。清溪澹澹,黛瓦白墙,斜斜余晖散落在青石板路上。樱花开得正好,三角梅正缤纷。溪旁有洗菜的白族妇女正投入在生活琐碎的安稳中。树下有提灯看花的游客陷落在现实与理想交界处的兴奋里。
夕阳下,村庄中的所有事物都像被包了浆的玉器,泛着温润的光泽。走在其中,某个刹那,你一定会恍然是走在某个古时的年份里,走在某个诗人刚刚提笔的诗句中。
夜幕时分,你可以走到古戏台前,在一棵大青树旁坐下来,你尽可以长久地凝望它们身上时光的印记,听听它们坚韧有力的脉搏,那里记载着一个古老村落一路走来的所有故事。许多已被人们遗忘的存在,它们始终记得。只有它们记得。
你可以全然地摊开自己,将那颗满是负累的心一一打开,告诉它们你的幸福,你的痛苦,你盛大或卑微的爱,渺茫或沧桑的恨,尽情倾诉吧,它们都会懂得。
或者你也可以拿出一个哲学家才有的理性与它们探讨关于时间、空间、生命、理想、爱与慈悲、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等这些关于人生的重大课题,它们会耐心倾听你把话说完,会晃动枝桠,给出答案。这浮躁的世间,也唯有它们才会有这样已成稀缺品的耐心。
在一棵百年大青树下,你大有可能对自己质疑,大有可能问自己,人与人之间相互倾听的耐心何时从这世间消失,成为稀缺品质,成为一棵古树独有的品质?
毫无保留的爱。理想。坚守。信念。包容。这些美好品质何以渐渐成为世间的稀缺而只成为一棵古树的专利。
晚风吹过,枝桠摇晃着身体以作回应。只是这天地间无数个小小的颤栗之一便足以令你感动,令你抵达世界的边缘被神性的光芒所照耀而泪流满面。
你会问自己。你有像一棵树这样毫无保留地爱过这个世间吗?
我没有。我没有。会因胆怯而拒绝回应爱。会因恐惧被伤害而步步试探、小心翼翼。会因害怕无常随时发生、爱随时会结束而从未敢真正开始、全情投入。
从前你曾一味责怪这世间情爱太过肤浅,这世间之人多浮夸不实,而那一刻你或许就会明白,自己和那些曾鄙视甚至深恶痛绝的人们并无不同。你会懂得,深刻的关系只能发生在两个各自自由进而有能力拿出毫无保留的爱的人之间。
像一棵绿树与天空的完美相称,其中尽是坦然,无一丝畏惧。没有任何违心的迎合,没有任何胆怯的保留,只是各自安心地做着自己。其中有仰慕,但并不放低自己半分。纵然有低眉,也并未抬高自己半分。哪怕有坠落,哪怕有凋零,也是无惧。这何尝不是世间所有关系里该有的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