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观音菩萨造桥

神话:观音菩萨造桥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约5000年前,大理洱海周围就有人类生活,先民们主要以打猎、采集野果、捕鱼为生。另有古籍标注:大理“泽国多水患”。洱海里曾经有许多巨蟒、水怪等兴风作浪,它们体型巨大、威力无穷,经常吞食村民饲养的畜禽,在洱海里横冲直撞、掀翻渔船,严重威胁洱海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村民们每年都要到海边“祭海”,用鸡鸭鱼肉、猪头斋饭、水果酒水等好东西祭拜龙王海神,以祈求家人渡海平安。这一切,早已被救苦救难、体恤民情的观音菩萨看在眼里,她一心想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

相传很久以前,村里来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她每天看着当地百姓到洱海东岸赶集、走亲访友、割山茅草或开采建房所需的石材,都要依靠船只摆渡运送。村民们不仅辛苦,还要冒着穿过茫茫海面葬身大海的巨大风险。尤其盖房子需要的石头多,每年秋冬季节,洱海风高浪急,船沉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这位老奶奶就是观音大士(菩萨),虽然海东、海西隔海相望,看似近在咫尺,实则宛若天涯。若走水路,要面对水怪攻击而危机四伏;若走陆路,无论走上关或下关方向,路途遥远往来十分困难。她决定为洱海两岸村民建造一座“跨海大桥”,以连接东西两岸方便村民出行,永绝水怪之患。“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一天晚上,这位老奶奶现出观音菩萨真身,施展法术,村子中间的一块石头就一点一点地慢慢向洱海岸边方向生长延伸……

观音菩萨本不想惊动村民,要让大家睡一个安稳觉,所以一直等到后半夜才实施建桥大计,预计天亮前可以完工。谁料勤劳惯了的磻溪村民,深更半夜就起床劳作,惊动了自家的公鸡。公鸡误认为主人起床天要亮了,遂伸长脖子打鸣。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村子“公鸡报晓”声此起彼伏,严重干扰了观音菩萨施法,巨石骤然停止了生长。这时,洱海东岸的天空出现“鱼肚白”,观音菩萨不能再施法了,那块石头也永远停止了生长,跨海大桥化为了泡影。这块石头距大理古城约10公里,距喜洲古镇约10公里,距上关、下关各约25公里,平分大理坝子,所以叫“分水石”,又叫“鸡鸣石”,或“隔岸石”,有鸡叫石头停止生长、再也到达不了对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