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大理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磻溪村乡村旅游业也日益火爆,磻溪S弯更是声名远播,成为进一步推动大理旅游业发展的一张响亮名片。

是什么原因促使磻溪S弯旅游业迅速火爆呢?经过磻溪村党总支和村委会领导的介绍,又经过一些走访和实地调查,我逐渐理清了思路,找到了初步的答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优越的地理区位。磻溪村地处大理百二河山的中间地理区位上,南、北相距大理与喜洲,下关与上关的距离相等。傍依大理十八溪之锦溪河,东临洱海而居。这里是洱海最宽阔的地方,面对洱海碧波万顷,海阔天空。抬头远望,视野辽阔,天蓝水碧,使人心旷神怡,有一种面向大海的旷达与舒畅!

二是交通条件便利,乡村道路宽敞。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磻溪村以大风路和大丽路为主要支撑,通达自然村和S弯的乡村水泥路车道有十来条之多,把环海生态廊道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且停车方便,收费低廉,管理有序,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交通先决条件。

三是乡村文明、民风淳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白族民居特色亮丽。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磻溪村已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农业发展,经济活跃,村民收入逐年增加,老百姓逐渐富裕起来,进而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村民素养好,民风淳朴,社会安定,文化活跃,家家盖上了新楼房。走进村里,座座新楼房鳞次栉比,红花艳丽,绿树成荫;村容村貌整洁卫生,焕然一新。人们幸福地享受生活,人人脸上充满着幸福和欢乐。前来旅游的客人和当地人和谐相处,亲切交流。尽情享受着美丽的自然风光,陶醉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之中,使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四是文物古迹众多,保存保护相对完好。磻溪古村历史悠久,文化教育发展,有众多的文物古迹。著名的有一百多年历史,且保存完好的珠联阁,它是洱海西岸四大闻名古阁中唯一幸存的楼阁。还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永济桥、平分山河百二照壁、分水石、水阁凉亭、古井、古榕树。还有本主庙、隔岸寺、文昌宫、关帝庙、财神庙等众多古寺庙,以及苍庐、一德门等古民居。使游客有广阔的游览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村中有创建于1903年的磻溪小学,是大理市范围内创办新学最早的几所学校之一。一百多年来为原大理县中乡(北起作邑、下阳溪,南至马久邑、阳乡)一带老百姓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是洱海保护成效显著,湖水清澈,湖岸景色秀美,生态廊道风光亮丽是磻溪S弯扬名的关键。

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在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镇、村两级干部群众的直接参与,强力实施了洱海保护的“七大行动”等一系列措施。经历了洱海周边农户房屋拆迁的阵痛,洱海保护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效。如今,洱海水质持续向好,II类水已成为全年常态。走近磻溪的洱海湖岸,天蓝水碧,清波荡漾,鸥鸟翻飞,柳绿花红,绿草茵茵。特别是生态廊道环海而建,在这里环海岸线逶延曲折,明快亮丽,清风习习。每天游人如织,一路欢歌笑语,构成了一幅欢乐、祥和、畅快的美丽风景线。

六是成功的网络宣传营销,促进了磻溪S弯的爆红。在过去几年中,随着洱海保护逐见成效,环海旅游日渐发展,最先入驻磻溪的商户,领时代风气之先,积极运用互联网,把磻溪美丽的风景名胜,碧海蓝天美景,白族民居风貌和良好的民风民俗推送向全省全国,甚至推向世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目光,招揽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让磻溪S弯美景名扬天下,日益成为大理旅游的响亮新名片。

随着磻溪S弯的声名远播,每天来磻溪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逐渐加大,安全隐患也随之上升。为了加强有序管理,杜绝违法经营,确保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使磻溪S弯名声更加响亮,我们欣喜地看到磻溪村“两委”最近正式出台了《磻溪村“S”弯乡村旅游业管理办法(试行)》,这是出台及时的管理办法,是一个好的开端。下一步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使之更加完善。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发展旅游业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从业规定,真正为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使磻溪S弯这张旅游新名片更加响亮,更加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