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久久的关系
新几内亚传统社会比西方社会更注重社会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也比较长久,因此如果争端发生,那么不只是当事人,当事人的亲友、部族都会受到牵连。这是我们西方人很难理解的。在我们的观念里,一个部族的猪跑到另一个部族的菜园,把菜园弄得乱七八糟,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新几内亚高地,这样的事可能触发战争。新几内亚人从出生开始,就跟当地人建立了长久、重要的关系,大家互相扶持,每个人都对社会的其他人负有责任。现代西方人当然也有长久的人际关系,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常会出现变化。我们的社会对个人表现的重视远超过群体关系。在新几内亚,如果发生纠纷,涉及补偿的就不只是当事人,如马洛和比利的父母,还包括与双方相关的人,如比利的族人以及马洛的同事、亲友和族人。要是双方互相仇视,为了复仇,一方可能杀害另一方。替马洛付赔偿金的是他的雇主,如果马洛没有受雇,他的亲友就必须帮忙筹措赔偿金。同样,如果一对新几内亚夫妻打算离婚,双方亲友就都会受到影响。丈夫的亲戚当初帮忙出了娶亲的钱,现在得从妻子的亲友那边把钱要回来。若是当初结婚有部族结盟的因素在内,离婚当然会对部族的关系构成威胁。
传统社会注重社会网络,而现代国家则比较注重个人。我们允许甚至鼓励个人上进、求胜、为了成就自己而不惜牺牲别人。我们进行商业交易的目的是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即使对方蒙受损失,我们也不在乎。美国孩子玩游戏常常是为了争输赢。相反,新几内亚传统社会的孩子玩游戏则常需要合作,无关输赢。例如,人类学家简·卡特·古德尔就曾观察新不列颠岛卡乌龙族的一群孩子玩游戏。有人给这群孩子一大串香蕉,每个孩子都可拿到一根。这群孩子没去抢那根最大的香蕉,每个人拿到香蕉之后,就把香蕉切成两半,一半自己吃,另一半给另一个人吃。每个人从别人那里拿到半根之后,再切开,一样自己吃一半,也就是1/4根香蕉,另一半给别人吃。切到第5轮的时候,香蕉变成一丁点儿(即1/32根),孩子们一样自己吃一小口,再把另一小口给别人。孩子就是从这样的游戏中学会分享,而不是设法占别人的便宜。
我们从另一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新几内亚传统社会弱化了个人利益。我认识一个新几内亚年轻人,他叫马富克(Mafuk)。马富克只有十几岁,非常勤劳,也很有抱负,于是我请他为我工作了好几个月。我付他薪水的时候,问他会如何处理这笔钱。他说,他想去买台缝纫机,帮别人修补衣服。他会向他们收取修补费,然后把赚的钱存起来。积少成多,他就可以改善生活状况。然而,马富克的亲戚得知他打算这么做之后都非常生气,指责他自私自利。马富克认识来找他修补衣服的每个人,他们不是亲戚就是邻居,他怎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向他们收钱?那些亲友都认为马富克帮他们修补衣服应该是免费的,等到他有需要,比如他需要钱娶老婆,他们自然会伸出援手。同样,在非洲加蓬挖金矿的矿工因不与嫉妒他们的亲友分享金子和钱,当地巫师就说他们是带来埃博拉出血热的祸首。
一些西方传教士带着年幼的孩子在新几内亚住上一段时间后,就会回到澳大利亚或美国,并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就读,那些孩子总是有些难以适应。我听那些孩子说,他们认为最难适应的莫过于西方自私自利的个人生活方式。他们从新几内亚的孩子身上学到互助合作的精神,然而回到西方之后,常常要和其他孩子争输赢。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在游戏上,样样都要争第一,这种行为让他们感到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