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因
我们逐一列举小型社会作战的动机,包括女人、小孩、人头等,还有一些动机无法尽数。尽管如此,我们发现上述对传统战争动机的剖析仍不能令人满意。每个邻近的族群都有女人、小孩、人头和身体——可作为食人族的食物,其中大部分族群还有家畜,会实施巫术,被视为次等人类。尽管有人觊觎这些,或与他们发生纠纷,但不一定会引发战争。即使是特别好战的社会,如发生争端,通常也会利用调解和赔偿金设法和平解决(如第二章所述)。即使无法和平解决争端,被冒犯的一方也不一定会诉诸战争。那为什么有些社会特别容易利用调解与赔偿解决问题,有些则做不到?它们的差异在哪里?
即使是参战者自己也不一定明白战争的终极因,或者能在参战时说清楚。例如人类学家常就雅诺马莫印第安人的战争进行辩论,猜测他们作战的终极因是从敌人手中把猎物抢过来,以获得宝贵的蛋白质。但传统的雅诺马莫人并不知道蛋白质为何物,依然坚持女人而非猎物才是他们作战的动机。因此,即使人类学家提出的蛋白质理论是对的,我们还是无法从雅诺马莫人的口中得知。
要了解终极因往往十分困难。以一战的终极因为例,尽管已有数百位历史学家投入研究,相关文献不计其数,但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定论。每一个人都知道,一战的近因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狂热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齐普枪杀。然而,其他国家的元首或皇储遭到暗杀,都没有引发这样的结果。那么,一战的终极因究竟是为什么?历史学家提出的种种理论包括战前的联盟体系、民族主义、对多民族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稳定性造成的威胁、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领土争议、英法联军强行进入恰纳卡莱海峡、德国经济势力的兴起等。我们既然对一战的终极因无法达成共识,又如何能了解传统战争的终极因?然而研究传统战争的学生可享有一个优势,也就是有无数传统战争可供比较。
至于传统战争的终极因,大多数学者推测是争夺土地或其他稀缺资源,如渔场、盐、采石场或劳动力。除非环境变化剧烈,致使人们生存困难,人口数量减少,人类群体的数量一般而言会逐渐增多,因此需要更多的土地和资源。如果土地和资源不足,人们就必须从其他群体那里抢夺。因此,人类社会作战的原因主要是掠夺属于其他社会的土地或资源,或是抵御其他社会的入侵,以免失去自己的土地或资源。国家政府作战的一个重要动机也是获得土地和劳动力。希特勒就曾在书中明言,德国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因此不得不往东扩展。由于苏联人和其他斯拉夫人就住在德国东边,希特勒入侵波兰、苏联,企图征服它们的土地,奴役并杀害那里的斯拉夫人。
人类学家卡罗尔与梅尔文·恩贝尔夫妇就以土地、资源与战争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来自不同文化的186个社会,建立“人类关系区域档案”。恩贝尔夫妇分析了人类社会资源短缺的原因,包括饥荒、洪水或酷寒等天灾,以及食物短缺发生的频率。他们发现这些和战争发生的频率息息相关,因此他们认为,传统社会开战通常是为了从敌人那里夺取资源(特别是土地),以防范未来发生不可预期的资源短缺。
虽然这样的解释可圈可点,但不见得所有的学者都接受。在传统战争发生之后,战败的一方落荒而逃,胜利者通常会占领他们的土地,但也有不占领土地的例子。此外,并非人口密集地区的战争就会打得比较激烈。有些地区的资源特别丰富,得以养活众多人口,让他们过着和平、安乐的生活。例如住在沙漠区的狩猎-采集者,即使人口密度很低,每平方英里只有5人,还是感受到资源短缺之苦,不得不向外侵略。而住在沃土区的农民,由于当地气候温暖、环境怡人、水源丰富,尽管人口稠密,每平方英里多达100人,但并无向外扩张的意图。因此,仅看人口密度还不够,还要看人口密度与资源密度的关系,以判断是否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如果你比较的几个传统社会都有类似的生存方式,那么住在类似的环境中,当地的资源也都差不多,那么人口密度的大小确实会影响战争发生的频率。
传统社会战争的其他终极因还包括与邻近社会保持距离,以摆脱它们,也有刻意博取好战之名,让邻近社会敬而远之,不敢轻举妄动。这种解释不同于上述的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而战,而是牵涉社会之间的关系。但与邻近社会保持距离的原因可能是稳固自己对土地和资源的控制。我们之所以特别指出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因为相比于争夺资源,人类社会可能为了与邻近社会保持距离,不惜采取更极端的手段。
例如,直到约500年前,芬兰人大部分还在海岸定居,内陆地区少有人住。有几个家庭或小群体迁往内陆时,落脚之处尽可能远离邻居。我的芬兰朋友告诉我,那些早期往内陆移居的人非常讨厌拥挤的生活环境。有一个人带着家人来到河边,盖了一座小农场,因为看不到邻居而心满意足。但是,有一天他发现河中出现一根漂流木。他惊愕万分:必然有人住在上游!他于是气冲冲地往上游前进,经过一大片原始森林去寻找“入侵者”。第一天,他没遇见任何人。第二天,还是一样,看不到一个人影。到了第三天,他走到一块新开垦的空地,果然发现有人住在那里。他随即把那个人杀了,再走三天的路回到自己的家,这才觉得高枕无忧。我们无法断定这个故事的真伪,然而可以从中发现小型社会也会在社会因素影响下希望远离邻近社会。
其他终极因牵涉战争为个人带来的利益。好战的人或战争首领受人敬畏,也因战绩获得威望,因此可拥有比较多的老婆,生育比较多的子女。根据人类学家沙尼翁的计算,曾在战场上杀过敌人的雅诺马莫印第安人,比起没杀过人的族人,老婆多2.5倍,子女则多3倍,社会地位也比较高。然而,并非所有的传统社会都像雅诺马莫族。有的社会的战士寿命比较短,如厄瓜多尔的沃拉尼印第安人比雅诺马莫人更凶猛好战,也更可能在战场上死于敌人之手,因此不见得可以拥有更多老婆,该族能活到成年的孩子也比其他社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