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功能的递变
最后,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即关于宗教的功能与定义。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为何宗教难以定义:因为宗教功能就像鱼的发电器官,会不断地演化。其实,宗教功能的变化甚至比鱼的发电器官的变化更大。鱼的发电器官只有6种功能,宗教则有7种功能(见表9-3)。在这7种功能当中,有4种在宗教的某个发展阶段并不存在,有5种虽然在另一阶段可见,但已经式微。有2种功能——解释的功能(第1种)和消除焦虑的功能(第2种)在公元前5000年的远古时期发展到顶点,但近1000年已经衰退。其他5种功能在早期或尚未存在(第3、4、6、7种)或是不明显(第5种),直到酋邦和国家兴起之初(第5、6、7种)或欧洲宗教国家兴起之时(第3、4种)才登峰造极,之后则开始走下坡路。
表9-3 宗教功能随着时间的递变
宗教功能递变复杂,因此要比鱼的发电器官更难以定义,至少发电器官都能侦测环境电场,然而没有单一的特征可用来形容所有的宗教。或许我可以在表9-1的宗教定义中再加上我自己的刍义:“我们可借由宗教分辨不同的人类社会团体。一个社会团体的宗教具有某一组特色,这些特色中有1~3个可能与其他社会团体的宗教重叠,如解释、缓解焦虑以及予人慰藉。到了酋邦与国家兴起之初,宗教则出现标准化的组织,当权者利用宗教使人民顺从,要人民对信仰同一宗教的陌生人友好,也会以宗教之名发动战争以征服信奉异教的国家。”虽然这样的定义冗长、曲折,但至少合乎事实。
至于宗教的未来,那就得看30年后的世界变得如何。如果全世界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表9-3列出的7种宗教功能,第1种以及第4~7种将会继续衰退,但第2种和第3种很可能还在。我们将继续从宗教角度追寻生存和死亡的意义,尽管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意义似乎一点儿也不重要。即使科学能提供正确的意义,宗教给我们的意义也虚幻不实,很多人还是宁可选择宗教。反之,如果全世界陷入贫困,经济和生活水平低下,动荡不安,那宗教所有的功能(包括解释的功能)都将再度兴起。究竟结果如何,将在我们的下一代见分晓。
[1]视受测者对墨渍等不具意义的图样的反应,来分析其性格的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