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与成人的接触
哺乳动物哺乳的频率不同,婴幼儿与照顾者(特别是母亲)接触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如果是哺喂次数较少的物种,母亲只会短暂地回到孩子身边哺乳或照顾孩子。至于经常哺乳的物种,母亲即使外出觅食,也会带着孩子: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自己的肚囊内;蝙蝠妈妈飞行时,蝙蝠孩子就攀附在妈妈腹部;黑猩猩与旧世界猴的妈妈则经常把小孩子背在背上。
在现代工业社会,母亲则像兔子妈妈或羚羊妈妈,必要的时候才会把孩子抱起来、哺喂或跟他玩儿,而不是一天到晚都抱着孩子。白天,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婴儿床上或在婴儿护栏内玩耍。晚上,我们也让孩子一个人睡,通常和父母不同房。其实,近几千年才如此,人类过去都像古代的猿猴,总是把婴儿背在背上。人类学家针对现代的狩猎-采集群体进行研究,发现母亲或照顾者在白天几乎与孩子寸步不离。他们走路时就把孩子背在身上,如昆族人用背婴带,新几内亚人用绳袋,北半球温带地区的族群则常用摇篮板。在大多数狩猎-采集群体中,特别是在气候温和地区的群体中,孩子与照顾者经常有肌肤接触。在我们已知的每一个狩猎-采集者和高等灵长类动物中,母亲和孩子总是一起睡在同一张床或同一张草席上。人类学家曾以90个传统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社会的母亲与孩子分房睡。现代西方社会的母亲为了哄孩子一个人睡,总是伤透脑筋。美国儿科医生建议父母和孩子不要睡在同一张床上,主要是怕孩子被大人压到或过热,但自古以来,人类的孩子都和母亲或父母一起睡,并没有发生儿科医生担心的意外。这或许是因为狩猎-采集者睡在比较硬的地面或席子上,很少翻身,而现代的父母都睡在柔软的床铺上,可能在翻身时压到孩子。
以昆族的孩子为例,他们在满周岁之前,90%的时间都会和母亲或照顾者有肌肤接触。昆族的母亲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背着孩子。孩子到了1岁半左右,因为要和同伴玩耍,才会开始经常与母亲分开。即使昆族儿童不是由母亲照顾,而是由其他人照顾,孩子与照顾者接触的时间也超过现代西方儿童与母亲或照顾者接触的时间。
西方社会的人如果要带孩子出去,通常会用婴儿车。婴儿车里的孩子与照顾者没有任何身体接触(见图27)。很多婴儿车都是卧式的,有些则是让孩子坐着,面朝后方,因此孩子看到的世界和照顾者完全不同。近几十年在美国渐渐流行让孩子直立的背袋或抱婴袋,但孩子仍面向后方。传统族会用婴儿背带或把孩子扛在肩上,孩子就能坐直,面向前方,和照顾者看到相同的世界(见图28~29)。有些人类学家认为,昆族母子经常有肌肤接触,在走路时看到的世界也相同,因此昆族孩子的神经运动发育可能比西方孩子更好。
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孩子与母亲几乎都赤身裸体,因此肌肤会经常接触,但在寒冷地区则比较困难。传统社会中约有半数会用暖和的布料把孩子包裹起来,他们几乎都是来自温带气候地区。婴儿不但被包裹起来,也常被绑在摇篮板上。其实全世界都有人这么做,特别是居于高纬度的社会。这么做除了御寒,也限制了婴儿身体和四肢的行动。纳瓦霍印第安人的妇女解释说,这样可以使孩子赶快入睡,或让孩子睡得安稳,以免突然被吵醒。纳瓦霍印第安人的孩子在6个月大之前60%~70%的时间都躺在摇篮板上。以前欧洲人也常用摇篮板,但近几百年就不再使用了。
对很多现代人来说,用摇篮板或把婴儿紧紧包裹起来都是错误的育婴法。我们重视个人自由,因此不愿用摇篮板或把婴儿紧紧包裹起来,以严格限制婴儿的行动自由。同时,我们认为这么做会阻碍孩子的发育,造成心理创伤。然而,对纳瓦霍的儿童来说,婴幼儿时期是否被绑在摇篮板上对他们的发育并无影响。此外,婴幼儿时期被绑在摇篮板上的纳瓦霍儿童和住在附近的英国或美国儿童相比,两者的生长发育并无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开始学习爬行,有一半的时间不再受到摇篮板的束缚,而被绑在摇篮板上的大多数时间里,他们都在睡觉。从另一方面来看,母亲用摇篮板将孩子背在身上,孩子便随时可以和母亲接触,反而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有些专家因此认为,不用摇篮板不见得可以让孩子接受更多的外界刺激,有助于孩子的神经运动发育。相比之下,现代西方孩子一般和父母睡在不同的房间,出门躺在婴儿车内,白天几乎都待在婴儿床上,这样的孩子反而比摇篮板上的纳瓦霍孩子更少有机会与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