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用处
对传统社会而言,老人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适应论的观点来看,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人可以得到照顾,并发挥作用,这样的社会就能够更繁荣。当然,在这样的社会中,年轻人照顾老年人的理由不是基于演化上的好处,而是出自爱、尊敬与责任。然而,如果狩猎-采集社会面临食物匮乏、族人即将饿死的情况,就不得不考虑现实。如下所述,虽然老人可以发挥的作用,年轻人也做得到,但有些事需要多年经验累积的技能,因而特别适合老人来做。
到了某个年龄,男人就不再能够拿矛刺死狮子,女人也不再能扛着沉重的东西捡拾芒刚果。尽管如此,老人还是可为孙子孙女张罗食物,减轻自己对儿女、女婿或儿媳的负担。阿切族男人到了六十几岁仍能捕猎小动物,捡拾水果、棕榈果,游群转移营地时也能帮忙开辟山路。上了年纪的昆族人仍会设陷阱捕猎动物,捡拾可食的植物,和年轻人一起去狩猎,帮忙判别动物留下的足迹,提出围捕策略。坦桑尼亚的哈扎女人中最勤劳的一群是老祖母(见图28)。即使儿女已经长大,她们还是平均每天花7小时采集块茎和水果,用来喂饥饿的孙子孙女。哈扎老祖母花越多时间搜寻食物,孙子孙女就长得越好。18—19世纪的芬兰与加拿大农民也是如此。根据教会和族谱资料分析,祖父母在世的孩子与两者都已去世的孩子相比,更有可能顺利长大成人。此外,在过了50岁的停经年龄后依然存活的女性,其子女平均每10年能多生出两个孩子(可想而知,这少不了祖母的帮助)。
除了每天花7小时挖掘块茎,老人还可帮忙照顾孙子孙女,让子女、女婿或儿媳可外出捕猎,而无后顾之忧。昆族的老祖母可连续好几天照顾孙子孙女,子女因为狩猎或采集食物必须在外过夜时,就不必担心幼儿无人照顾。今日萨摩亚(Samoans)老人移民美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照顾孙子孙女,让子女可离家工作,帮他们减轻育儿和家务的负担。
老人也可制造成年子女需要使用的东西,如工具、武器、篮子、陶罐或纺织品(见图33)。以马来半岛上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塞芒族为例,他们的老人会制造吹箭筒。以这样的技艺而言,老人或许比年轻人更精熟。最会做篮子和陶罐的人通常也是老人。
还有一些技能也是如此,如医药、宗教、表演、人际关系和政治等方面的技能。传统社会的助产士和医生通常是老人,术士、巫师、先知和法师,以及领导族人唱歌、跳舞、玩游戏以及举行成人仪式的人等也多是老人。老人由于终其一生都在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因而拥有很多社交优势。他们可利用丰富的人脉资源帮助子女。政治领导人通常也是老人,因此在一个部落之中,“长老”等于是“领导人”。现代国家也是如此,例如美国总统就职年龄平均是54岁,而当上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平均年龄为53岁。
或许,老人在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知识的保存者。本书读者也许很难想到这一点。在知识社会里,庞大的知识和信息都以印刷或数字的方式留存,如百科全书及其他书籍、杂志、地图、日记、笔记、信件以及互联网。如果我们必须查证某些事实,只要翻阅书面资料或上网查询即可。但在没有文字的社会,这些则必须仰赖人类的记忆。因此,老人的头脑等于社会的百科全书和图书馆。我在新几内亚对当地人进行调查、访问时,他们如果不确定答案,总会说:“我得向某个老人请教。”举凡部落的神话与诗歌、谁对谁说了什么、谁对谁做了什么、当地数百种植物和动物的名称或用途,以及碰到天灾时要去哪里寻找食物,这些常常只有老人才了如指掌。因此照顾老人对部落而言是攸关生死的大事,就像现代的船长要靠航海图才不至于在大海中遇难。我将在下面的故事中说明,为什么老人拥有的知识是部落存续的关键。
1976年,我受邀前往西南太平洋的伦内尔岛评估铝土矿开采将对当地环境造成多大的冲击。我研究森林消失的速度,以及哪些树种可用作木材、哪些树种会结出可食用的果实等。那里的中年岛民用伦内尔语列举了当地的126种植物,如阿奴(anu)、岗托巴(gangotoba)、盖加吉亚(ghai-gha-ghea)和卡加洛胡洛胡(kagaa-loghu-loghu)。他们详细解释每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是否可供人类和其他动物食用,或者只有某些鸟类和蝙蝠可以吃,人类不能食用。在人类可以食用的植物当中,有些还特别指明是“在hungi kengi之后才食用的植物”。
由于我没听过“hungi kengi”,就问当地人这是什么意思,为何可以让原本不能食用的一些果实变得可以食用。他们于是带我去见村子里的一个老婆婆。她年纪很大,必须有人搀扶才能行走。原来“hungi kengi”是指伦内尔岛遭遇过的最大龙卷风,根据欧洲殖民者的记录,侵袭时间约在1910年。当时,老婆婆还是个少女,我在1976年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七十几岁或80岁出头。那次的龙卷风夷平了伦内尔岛上的森林,园圃被蹂躏得满目疮痍,保住一命的岛民面临饥荒的威胁。在园圃长出新的植物之前,为了求生,只要能吃的就得下肚,平常不吃的野果也得用来果腹,那些果实也就是“在hungi kengi之后才食用的植物”。至于平常不吃的果实,哪些是无毒的,哪些是有毒但处理后仍可食用的,都需要特别的知识。所幸1910年岛民遭受风灾的袭击时,还记得以前是如何因应的。现在,全村只剩那个老婆婆还记得那样的经验与知识。如果伦内尔岛再遭受一次巨大的龙卷风,村民是否能活下去,而不至于饿死,就得靠老婆婆的记忆了。这样的故事证明:显然在没有文字的社会,老人的记忆有助于族人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