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与阿尔茨海默病
我们可从上面的研究结果推测,双语者不只是会区分“lo-lovu”和“lo-vu-lo”,在今日这个规则万变的混乱世界还比单语者更具某些优势。然而,在各位读者决定用不同语言跟幼小的孩子或孙子说话之前,也许该去寻找进一步的证据,证明双语的确有益处。事实上,科学家已证实双语的学习与使用对推迟阿尔茨海默病等病症有帮助。由于每个人都会变老,各位大概会对这样的发现更感兴趣。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病症,75岁以上的老人约有5%罹患此症,85岁以上者更多达17%。阿尔茨海默病最初的症状是健忘和短期记忆力减退。此疾病是不可逆的,而且没有药物可以治愈。从确诊之日算起,患者还有5~10年的寿命。阿尔茨海默病与脑部的损伤有关,可通过尸检或(生前)脑部影像学检查发现,表现为脑萎缩和某种蛋白质的沉积。药物治疗或疫苗注射都无法治疗这种疾病。科学家发现,积极用脑且注重身体锻炼的人得此症的概率较低。这样的人可能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工作难度大、有着活跃的社交生活、注重休闲,而且常做运动。人在开始衰老时,脑中有一种乙型淀粉样蛋白会在神经细胞的外部堆积。这段潜伏期很长,从开始堆积到出现症状可能长达20年。我们不禁好奇:保持心智和身体的灵活度是否有助于保护脑部,相对不会那么快出现阿尔茨海默病?常动脑是不是能避免蛋白质斑块的累积,或者这样的人具有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优势?由于身体和心灵的锻炼或许可避免患上像阿尔茨海默病一样的退化性疾病,有人常鼓励老年人多打桥牌、玩数独或具挑战性的在线游戏。
曾有科学家以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诊所的400个病人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病人大都已七十几岁,经医生诊断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等病症。双语与单语两组病人职业地位相当,但双语病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略低。研究发现,双语病人发病的年龄比单语病人晚四五年。由于加拿大人平均寿命为79岁,在七十几岁时晚四五年发病等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减少了47%。另一个令人好奇的发现是,脑部影像显示尽管双语病人与单语病人脑萎缩的程度相同,但双语病人认知能力的受损程度要比单语病人低。显然,双语能力可为脑萎缩者带来一些保护效果。
一个人可能在遗传(基因)因素的影响下接受更好的教育,社交生活也比较活跃,所以不会那么早出现阿尔茨海默病。但一个人使用双语与基因无关,可能是在幼年阶段或是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灶发展之前的几十年决定的,通常是因为在双语社会中成长,或者父母是来自异国的移民,所以说不同的语言。由于双语者不太会出现阿尔茨海默病,可见双语的学习与使用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双语者身上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简而言之,就是“用进废退”。大多数身体系统如果多使用,功能就会变得更好,不用的话,功能便会退化。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和艺术家必须不断地练习。因此,科学家和医生一直鼓励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动脑,如打桥牌、玩数独或在线游戏。但是一个人就算对桥牌和数独再入迷,也无法一天到晚做这样的事。双语者则不同,他们在清醒的时时刻刻都必须进行语言的练习与转换。例如,说话、思考或解读听到的话语时,他们的大脑必须决定要使用语言A的规则还是语言B的规则。
然而,还有一些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如果多学一种语言可得到某种程度的保护,那么多学两种是否可得到更多的保护?如果是的话,那么脑部可得到的保护和语言的数目呈现什么样的关系?例如,如果双语的使用可使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时间晚4年,那么会说5种语言的人,如新几内亚人、澳大利亚原住民、沃佩斯河的印第安人或是北欧商店的店员(如果不算母语,那还会4种语言)是不是可使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时间晚16年,是不是甚至可能晚50年(如果多会4种语言可以延迟发病的时间不只是多会1种语言的4倍)?如果你不是双语婴儿这样的幸运儿,那么你直到14岁上了中学才学习第二种语言,你能得到的好处是否和从一出生就接触双语的人一样?想必读者和我一样对答案很感兴趣,相信语言学家、为人父母者也很想知道。